穆林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穆林火车站旁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3 23:08:08 来源:原创内容

穆林火车站旁的小巷

那天下午四点多,我刚从穆林火车站出来。太阳斜斜地挂着,把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出站口乱哄哄的,拉客的司机、接站的人群,还有拖着行李箱匆匆赶路的旅客,把本来就不大的广场塞得满满当当。我站在路边等朋友,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对面——就是那条穆林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

说实在的,第一眼看去,这条巷子真不起眼。夹在两栋旧楼中间,宽不过叁四米,入口处还停着几辆电瓶车,显得更窄了。要不是巷口挂着的几个褪色招牌,我大概根本不会注意到它。可也不知道怎么了,盯着那条巷子看了几分钟后,我忽然生出个念头:反正朋友还要半小时才到,不如过去转转?

穿过马路,走进巷口,世界突然就安静了。身后的车站喧嚣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隔开了,声音一下子遥远起来。巷子两边是些老房子,墙皮有些剥落,露出里面砖头的颜色。一楼都改成了小店,有卖五金杂货的,有理发店,还有家裁缝铺,老师傅正踩着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在巷子里回响。

再往里走,空气里飘来一股香味,是那种家里做饭的味道。我顺着香味找过去,是家小饭馆,门口支着口大锅,老板娘正在炒菜。锅里滋啦作响,热气腾腾的。她看见我站在那儿,笑着问:“吃饭吗?今天的豆腐特别嫩。”我说等人,她就指指旁边的塑料凳:“坐着等呗,这儿凉快。”

我坐下才发现,从这个角度看穆林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又是另一番景象。刚才在车站那边,只觉得这是条普通的背街小巷,现在坐在这儿,才感觉到它的生气。骑电动车下班的人慢悠悠地从巷子里穿过,和相熟的店家打招呼;几个老太太坐在自家门口摘菜聊天;小孩子在巷子里跑来跑去,笑声清脆得很。

老板娘不怎么忙的时候,就和我聊几句。她说他们家在这巷子里开店二十年了,比火车站翻修得还早。“那时候啊,”她一边擦桌子一边说,“这巷子可热闹了,卖什么的都有。现在好多老邻居都搬走了,不过我们这些老店还在。”她说话时,眼睛总带着笑,让人感觉很舒服。

我忽然想到,这条穆林火车站旁的小巷,和对面那个现代化的车站,就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车站是流动的,人们来了又走,匆匆忙忙;而这条巷子却是静止的,或者说,是以一种很慢的节奏在生活。它见证了几十年的人来人往,自己却保持着那种朴素的样子。

巷子深处有棵老槐树,枝繁叶茂的,树下聚着几个下棋的老人。他们下得很慢,每一步都要想很久,旁边看棋的也不催,就安静地等着。我站在那儿看了一会儿,忽然觉得时间好像都变慢了。手机响了,朋友说到车站了,我这才回过神来。

走出巷子,重新回到车站广场,喧嚣声一下子又涌了过来。朋友问我刚才去哪儿了,我指指对面:“在那条小巷子里坐了会儿。”他朝那边看了一眼,似乎不太理解我为什么要去那种地方。我没多解释,只是回头又望了一眼——那条穆林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在夕阳的余晖里,静静地躺在两栋旧楼之间,像个藏在城市褶皱里的小秘密。

坐在回程的车上,我还在想那条巷子。它就在火车站对面,每天成千上万的人从它面前经过,却很少有人会走进去看看。大家都在赶路,急着去下一个地方,反而错过了身边这些寻常却真实的风景。我想,下次要是再路过穆林火车站,我一定还会去那条巷子里坐坐,尝尝老板娘说的嫩豆腐,听听那些老故事。有些地方啊,表面上看着普通,走进去才知道,里面藏着整座城市的温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