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水磨工作室喝茶,水磨坊茶室品茗时光
那天路过城南老街,忽然看见"连州水磨工作室"的招牌。木招牌边缘已经翘皮,倒是门前的青石台阶被磨得发亮。推门进去,水车转动的轱辘声伴着茶香迎面扑来,让人瞬间从闹市的喧嚣里抽离出来。
工作室主人是个穿着棉麻衫的中年人,大家都叫他老陈。他正调试着墙角的木质水磨,见我好奇,便招呼我坐下。"这水磨啊,转动起来就像时间在走。"他往陶壶里添着茶叶,"转速要刚好,太快了茶粉会发苦,太慢又磨不出香气。"
水磨声里的慢时光
老陈说这水磨是祖上传下来的。他年轻时也想过换电动设备,但试了几次总觉得不对味。"机器磨的茶粉,总觉得少了点温度。"他顺手往我面前放了杯刚沏好的茶,"你尝尝这个,用水磨慢慢磨出来的。"
茶汤呈琥珀色,入口格外顺滑。说来也怪,明明是一样的茶叶,经过水磨细细研磨后,香气好像在舌尖上慢慢化开,层次都出来了。窗外是车水马龙,屋里只有水车吱呀呀的转动声,恍惚间真有种穿越时空的错觉。
正品着茶,来了位常客。那人熟门熟路地坐在靠窗的老位置,也不点单,老陈自然就端上一壶陈年普洱。"在这坐一下午,比做什么心理按摩都管用。"他笑着说,手指跟着水车的节奏轻轻敲着桌面。
茶香里的老手艺
老陈给我演示水磨的工作原理。他小心地调节着水流,让水车保持均匀的转速。"现在人都图快,可有些事啊,真快不得。"他抓了把茶叶放进磨盘,"就像这连州水磨工作室喝茶的传统,讲究的就是个慢工出细活。"
看着茶叶在石磨间慢慢变成细腻的粉末,我突然明白了他说的"温度"。这不只是物理上的研磨,更像是把时光和心意都揉进了茶里。老陈说,每个月都会有年轻人来体验,一开始都坐不住,但磨上半小时茶,心自然就静下来了。
"现在生活节奏快,大家更需要这样一个能慢下来的地方。"他指着墙上挂的老照片,"我爷爷那会儿,街上这样的茶室有七八家呢。现在嘛..."他笑了笑没往下说,但眼神里多少有些落寞。
临走时,老陈送了我一小包他磨的茶粉。"回去慢慢泡,水不要太沸。"他送我到门口,水车的转动声渐渐落在身后。回到车水马龙的大街,齿间还留着那抹茶香,心里却莫名踏实了许多。也许在这个什么都求快的时代,我们都需要偶尔找个地方,让生活慢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