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周边学子百人叁小时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3 23:01:18 来源:原创内容

活动缘起那些事儿

这事儿还得从上个月说起。我们几个淮北本地的同学在食堂吃饭,聊起现在大家课余时间都抱着手机各玩各的,明明坐在一个教室,感觉却像隔着条河。有人突然提议:“要不咱们找个周末,把附近几个学校的同学约出来,搞点实在的活动?”这话一下子点燃了饭桌上的气氛。

说干就干。我们先在校园论坛发了帖子,没想到反响特别热烈。不仅本校同学报名积极,隔壁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大学淮北校区的同学也纷纷加入。光是建微信群那天,我的手机就震个不停,不断弹出新的入群申请。有个学妹还特意私信我,说她们宿舍六个人都想参加,问能不能给留个名额。

最让我感动的是,很多同学主动承担起组织工作。有艺术系的同学负责设计活动logo,体育专业的同学帮忙规划运动项目,连播音主持专业的学弟都自告奋勇要当主持人。这种自发的热情,让原本觉得麻烦的事 suddenly 变得特别有意思。

那个充满欢笑的下午

活动当天,我们特意选了濉河边的市民公园。秋天的阳光暖暖的,照在刚修剪过的草坪上。原本担心有人会迟到,结果才两点钟,现场就已经来了七八十人。大家穿着各色运动装,脸上都带着点期待和好奇。

破冰环节比想象中顺利。我们设计了几个需要配合的小游戏,比如“盲行迷宫”——一个人蒙着眼,靠队友的语音指引穿过障碍区。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没过半小时,草坪上就笑成一片。有个男生方向感特别差,把队友指挥得在原地转了叁圈,最后两人一起“栽”在终点线前,把围观的同学乐得前仰后合。

到了自由活动时间,人群自然地分成好几拨。河边那组在玩飞盘,动作虽然不专业,但奔跑的身影特别有活力;树荫下有群人在玩桌游,时不时爆发出惊呼;还有几个摄影爱好者,举着相机到处抓拍。我站在旁边看着,突然觉得这个淮北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活动,真的把大家从手机屏幕里拉回了现实世界。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刚开始一直独自坐在角落。后来在“你说我猜”游戏里,他展现出惊人的知识储备,连续猜中好几个冷门词汇,瞬间成了香饽饽。休息时我听见他和新认识的朋友聊得火热,约好下周一起去市图书馆找资料。这种感觉,就像看到冰块在阳光下慢慢融化。

比预期更好的收获

叁个小时过得飞快。活动结束时,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围着问下次什么时候再办。有个女生说,她来之前还担心会尴尬,现在特别庆幸自己勇敢迈出了这一步。这句话让我想起最开始策划活动时的忐忑——万一没人来怎么办?万一冷场怎么办?

现在看来,这些担心都多余了。虽然只是短暂的周边学子百人叁小时活动,但产生的影响远超预期。活动结束后第叁天,我还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晒那天认识的新朋友一起打球的照片。班级群里也活跃不少,以前沉默的同学开始主动发言,聊起周末要去哪里徒步。

组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年轻人从来都不缺少交流的愿望,只是需要合适的契机和场景。当大家放下包袱,在轻松的环境里自然接触,很多隔阂自然而然就消失了。那些在游戏里互相配合的瞬间,在树荫下分享零食的时刻,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

临走时,公园管理员大叔乐呵呵地说:“以后你们常来啊,看着你们这群年轻人,我都觉得自己年轻了。”这句话让我特别感触。或许我们无意中做的这件小事,不仅连接了彼此,也给周围带来了些许生机。这大概就是线下相聚独有的温度吧,是再快的网速都无法替代的真实感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