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附近200块钱的爱情,边境小城百元情缘
集安的傍晚总是来得特别早,尤其是秋天。江风裹着凉意钻进巷子,吹得路边小馆子的塑料门帘哗啦啦响。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傍晚,听见隔壁桌两个司机聊起“集安附近200块钱的爱情”这事儿。
当时我正在吃一碗十块钱的冷面,听到这话差点呛着。穿蓝工装的大哥呷了口白酒,眯着眼说:“就江对岸的事儿,两百块,陪你说说话散散步,跟咱们这儿可不一样。”他对面年轻些的司机嘿嘿一笑,没接话。我突然想起背包里那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在这边境小城,一百块能住一晚旅馆,能吃五碗冷面,可在某些人嘴里,却成了另一种“情缘”的价码。
后来我在江边公园遇到个卖烤红薯的大姐,她的叁轮车上贴着微信收款码,炉子里飘出的甜香能传半条街。买红薯时我随口问起这事,大姐擦擦围裙笑了:“啥两百块的爱情,不就是些闲得发慌的人瞎传。我们集安人实在,谈感情不看钱包看人品。”
这话我信。第二天我在早市转悠,看见一对老夫妻摆摊卖山货。老大爷细心地把松子分成小袋,老伴就在旁边纳鞋垫。我问他们结婚多少年了,老太太伸出叁根手指:“四十二年啦!当年他拿十斤粮票就把我娶回家了。”现在十斤粮票值多少钱?可能还不如那传说中“边境小城百元情缘”的一半,可这份感情却延续了大半辈子。
黄昏时我又走到江边,望着对岸零星灯火。或许每个边境城市都难免有些暧昧传说,但在这里,我更愿意相信那些朴实的东西——菜市场里互相抹零的摊贩,邻里间帮忙收衣服的招呼声,还有那对卖山货的老夫妻。这些瞬间让我觉得,真正的感情从来不用标价,它藏在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里,比任何传说中的“爱情”都来得长久。
江风还是凉,但心里莫名暖和了些。我掏出那张百元钞票,在路边小店买了包当地产的糖果,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化开。这钱花得踏实,比什么虚头巴脑的传说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