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邻镇百元情感故事
老街转角的面馆
东阳汽车站往西走两个路口,有家“老陈面馆”。下午叁点钟光景,店里没什么人,只有电风扇在头顶吱呀吱呀转着。我正低头挑着碗里的香菜,听见塑料门帘哗啦一响,进来个穿工装的男人。
“素面,加个荷包蛋。”他掏手机付钱,屏幕裂得像蜘蛛网。老板娘舀汤的时候随口问:“今天这么早下班?”男人搓着指甲缝里的黑灰,笑了笑:“请假了,去邻镇看看小芳。”
就这一句话,让我想起了那个对于东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的传闻。
两张皱巴巴的钞票
男人叫大军,在城东模具厂干活。他说的邻镇离东阳二十里地,小芳在那边服装厂踩缝纫机。每个月初,大军会揣着两百块钱去看她——一百块用来回车费和吃饭,剩下一百块给姑娘买点小东西。
“上个月买了个会发光的手机壳,这个月想带她去镇上新开的奶茶店。”大军说这话时,眼睛望着门外蒸腾的热气。两百块钱能做什么呢?在城里不够吃顿火锅,却是他规划了好几天的惊喜。
我突然意识到,所谓东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说的不是爱情标了价,而是有人愿意把兜里最好的都给你。
邻镇傍晚的灯光
跟着大军上了去邻镇的中巴,车厢里混着汗味和汽油味。他在车上一直握着那个旧手机,屏幕亮着,是和姑娘的聊天界面。最上面一条是昨天发的:“发工资了,明天带你去喝奶茶。”
邻镇比想象中热闹,下了车就能看见服装厂的招牌。路边摊贩正在出摊,空气里飘着炸串的香味。小芳从厂门口跑出来,马尾辫一跳一跳的,大军赶紧从裤兜里掏出包纸巾,示意她擦擦汗。
他们真去了那家奶茶店,坐在靠窗的位置。小芳举着手机给奶茶拍照,大军就安静地看着她。这画面让我想起那个邻镇百元情感故事的说法——原来百元不是金额,是有人愿意花掉辛苦挣来的钱,只为看你开心一笑。
隔壁桌的情侣在讨论新买的裙子要叁百块,小芳听见了,悄悄把大军的手握紧了些。
末班车的背影
晚上九点,大军要赶末班车回东阳。小芳送他到车站,往他包里塞了个饭盒:“今天食堂的肉包子,你明早早饭。”车开动时,我看见她一直站在路灯下挥手,直到变成一个小小的光点。
大军打开饭盒,里面除了包子,还有张折成方块的五十块钱。纸上用圆珠笔写着:“下次别乱花钱,存着。”
车在夜色里颠簸,他靠窗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张纸币,像攥着整个夏天最凉爽的风。
回到东阳已经夜深,街边的烧烤摊还亮着灯。我想起面馆老板娘后来告诉我,大军和小芳打算年底订婚。他们计划在东阳附近租个小房子,这样就不用总是两地奔波。
也许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故事——不是惊天动地的传奇,只是寻常人把最珍贵的东西留给了彼此。就像那两百块钱,就像那张偷偷塞回来的五十块,就像末班车里紧握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