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飞虫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微信扫码便捷同城平台
手机一扫,同城生活大不同
你说这事儿怪不怪?以前在汾阳想找个开锁师傅,得翻遍楼道里的小广告;想打听哪家馆子味道正宗,还得问遍亲戚朋友。现在可好,掏出手机,打开微信那个绿色小图标,对着二维码“嘀”一声,周围吃喝玩乐的信息全在掌心里跳出来了。
这不,上周我家厨房水管漏水,急得我直转悠。邻居老张不紧不慢地说:“试试那个汾阳飞虫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呗。”我将信将疑地扫了楼下公告栏的码,页面直接弹出来七八个维修师傅的联系方式。选了个离得最近的,不到二十分钟人就到了,价格还特别公道。老师傅边修边念叨:“现在生意都靠这个二维码,方便你们,也方便我们。”
要说这微信扫码便捷同城平台,还真不只是应急用的。昨天周末闲着,我又扫了扫小区门口的社区服务码,发现叁公里外新开了家羊杂割馆,底下有二十多条街坊邻居的真实评价。跟着导航找过去,味道确实地道。老板笑着说:“多亏这个码,开业没怎么发传单,客人却一天比一天多。”
其实刚开始那会儿,我也犯过嘀咕:这扫码安全吗?后来社区工作人员在广场手把手教大家辨认,说正规的都是带社区认证标志的。现在连我家楼下卖菜的大姐都摆了个二维码,新鲜蔬菜的照片直接发在平台上,老主顾们提前预订,她按量备货,既不浪费,大家还能吃到最新鲜的。
有回和我侄子聊天,这00后小伙儿说得挺在理:“扫二维码不就是咱们汾阳人的生活快捷键嘛!”想想真是,找小时工、租房子、拼车出游,甚至学剪纸、找钓友这些小事,都在这个汾阳飞虫扫二维码的同城服务里变得简单多了。
前几天路过市中心的步行街,发现连街头艺人都在台阶旁立了个二维码,扫进去能看到他们的演出视频和打赏通道。我站着听了会儿晋剧唱段,扫了个红包表示支持,艺人朝我抱拳一笑,那种默契比直接给现金更让人舒坦。
如今在汾阳,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把二维码贴在显眼位置。超市促销、健身房体验课、书店分享会……这些信息不再印在厚厚的宣传册上,而是变成一个个小小的方块,安静地等着需要的人去发现。我母亲六十多岁的人了,现在去广场跳舞前,都记得扫一下告示栏的码,看看下雨天活动室开不开门。
这种变化挺有意思的——科技没有拉开距离,反而让街坊邻居走得更近了。那些曾经要跑断腿才能办成的事,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解决;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老手艺、新店铺,也因为有人扫了码、写了评价,慢慢被更多人熟知。
生活在这座小城,能感觉到某种新鲜的气息正在弥漫。就像昨天傍晚,我看见两个游客模样的年轻人,举着手机对着古城墙下的导游码扫描,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或许,他们发现了连我们本地人都还没留意到的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