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学生叁小时通话五百元事件

发布时间:2025-11-03 19:37:08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在上周,毕节有个初中生因为一通电话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是早恋,不是打架,而是因为短短叁小时的通话,手机话费直接飙到了五百块钱。

当时孩子妈妈收到扣费短信,吓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她第一反应是手机中毒了,要不就是被诈骗了。结果拉着孩子一问,这五百块钱的话费,真就是打电话打掉的。

电话那头到底是谁

孩子起初支支吾吾不肯说,后来才坦白,电话是打给外地打工的爸爸的。妈妈更纳闷了——家里明明装了宽带,孩子也有智能手表,怎么不用免费的网络通话,非要打昂贵的普通电话呢?

孩子红着眼睛说,爸爸在的建筑工地信号特别差,只有打电话才能听得清。而且爸爸那个老式手机,根本用不了微信视频。这叁个月来,爸爸为了省路费没回家,孩子实在太想爸爸了。

说实话,听到这儿我鼻子有点酸。现在咱们习惯了各种免费通话,可能都忘了,对那些在外打工、用着旧手机的人来说,一通清晰的普通电话有多珍贵。

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不少人开始讨论。有人算过账,叁小时五百元,平均一分钟将近叁块钱,这个资费确实不便宜。但换个角度想,对那个半年没见爸爸的孩子来说,这叁小时听到爸爸的声音,可能比什么都值。

这事儿也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那会儿家里没装电话,每次给外地亲戚打电话都要去邮局排队。我妈总是提前写好要说的话,就怕多说一分钟多花一块钱。现在的孩子怕是很难想象那种情景了。

其实类似的学生通话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也有个留守孩子,为了听妈妈的声音,偷偷用爷爷手机打了长途。虽然方式不妥,但背后的情感需求是一样的——孩子想爸爸妈妈了。

这件事最让人感慨的是,在这个视频通话如此普及的时代,仍然有人被困在信号不好的角落,有人用着无法视频的老旧手机。这通毕节初中生500元3小时电话,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数字鸿沟的另一面。

有通信行业的朋友告诉我,其实很多运营商都有亲情套餐,只是很多留守家庭老人不懂办理。如果事先做好功课,完全可以把这笔钱降下来。但话说回来,事发前谁又会特意去研究这个呢?

那天孩子妈妈最后还是把话费交了。她说看到通话记录里孩子笑得那么开心,这钱花得值。但她也在村里微信群提醒其他家长,记得检查手机套餐,别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现在这孩子和爸爸约定好了,每周六晚上七点准时通话,用的是刚办理的亲情号码,一个月只要十块钱。你看,有时候生活中这些让人揪心的事,反而能推动着我们把日子过得更好。

这件事慢慢就传开了,成了大家口中的学生叁小时通话五百元事件。每个人听完都有不同的感受,有人心疼钱,有人心疼孩子,也有人开始关心起身边的留守家庭。

挂掉电话前,孩子对爸爸说:“下学期我考第一名,你用省下的话费买车票回来好不好?”电话那头的爸爸,哽咽着说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