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河津周边叁百元的感情故事
河津的黄昏总是来得特别快,我刚把摩托车停在老城墙边上,夕阳就已经把黄河水染成了金红色。巷子口那家“老五面馆”的灯箱亮了起来,老板娘正踮着脚往绳子上挂腊肉。
小雅就是在这条巷子里租的房子。去年冬天我第一次见到她,她蹲在路边喂流浪猫,围巾垂在地上沾了泥水。那天我帮她把买的书搬上楼,她说要请我吃碗面,我说不用,她坚持说“就当是谢谢你了”。
叁百元能买到什么
那会儿我刚从工地下来,浑身都是水泥灰。小雅在旁边的师范学校读书,晚上给附近的孩子补课。她说等发了家教工资要请我吃顿好的,我逗她说那得吃最贵的,她当真了,眼睛瞪得圆圆的。最后我们去了夜市,两人花了不到八十块,她抢着付钱,我抢不过她。
后来熟了才知道,她家里条件不好,每个月生活费就八百。有次她手机坏了,修要叁百,她愣是用了半个月的旧手机。我说我先借你,她摇头说“叁百块能过一个月呢”。那时候我突然觉得,在这座小城里,叁百块钱对有些人来说,真的能撑起好长一段日子。
春天的时候,她说想去看樱花。我骑摩托车带她去几十公里外的樱花园,门票要一百二一个人,她拉着我就走。“不就是花嘛,”她说,“河津周边的野山坡上也有,不要钱的更好看。”我们真的找到了那片野樱花,她还编了个花环戴在我头上。
那个雨夜
最难忘的是去年夏天那个雨夜。她家教回来淋了雨,半夜发高烧。我背着她去诊所,路上她趴在我背上说胡话,说什么“下个月就能攒够买新裙子的钱了”。打完针已经凌晨叁点,雨还没停,我们在诊所门口的屋檐下等雨小点。
她忽然说:“等毕业了,我要在河津开个小书店。”我说那你得雇我当保安,她笑了,脸上还带着病态的红晕。那天我们叫了个车回去,车费正好叁十,她非要跟我础础,我说你这样就见外了,她才把掏出来的十五块钱又塞回口袋。
现在想想,那段日子虽然穷,但特别真实。在河津这座小城,很多东西都可以很便宜,但那份感情,那份愿意把最后十五块钱掏出来跟你分担的心意,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如今小雅真的在河津老街开了家小书店,我每次去都能看见她坐在柜台后面看书。有时候我会想起那个只要叁百块就能过一个月的时候,想起我们一起在路边摊分一碗五块钱的豆腐脑。这些记忆就像河津老城墙上的砖,一块一块的,结实地垒成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昨天路过她书店,她正在给一个新来的大学生介绍兼职。听见她说:“在河津这边,省着点花,叁百块钱也能过得挺好。”我站在门口没进去,忽然觉得时光好像打了个转,又回到了那个喂猫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