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200米范围内找到附近的人进行约会,近距离寻觅周边相约对象
距离不再是问题
今天下班路过护城河时,我突然想起大学同学群里聊得火热的话题:现在找人约会怎么这么难?工作后生活圈越来越小,每天就是公司住所两点一线。正想着这事,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推送,说附近200米内有几个兴趣相投的人在线。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觉得不靠谱。隔着屏幕怎么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但转念一想,反正就在附近,见个面喝杯咖啡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上周末我约在沿江大道那家新开的咖啡馆,从家走过去才十分钟。对方是个设计师,我们聊得很投机,完全不像第一次见面。
这种近距离相约确实让人安心。你知道对方就在同一个生活圈,可能都去过那家你常光顾的面馆,或者周末都会去中山公园散步。这种共同的生活场景,让初次见面少了很多尴尬。记得有一次,我们发现都在老码头那家老字号吃过早餐,话题一下子就打开了。
不过也得注意分寸。我一般会选在公共场所见面,比如商场的美食区或者公园的茶座。毕竟是在老河口200米范围内找到附近的人,太远的地方反而失去了便利的优势。而且见面时间最好控制在下午,这样既不会耽误晚饭后的安排,万一一见如故还能顺势共进晚餐。
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能在家门口找到聊得来的人确实难得。上周我在小区旁边的书店就遇到个书友,我们站在书架前聊了半小时,最后约好这周末一起去江边散步。这种自然而然的认识方式,比刻意的相亲让人舒服多了。
当然啦,线上转到线下还是需要些勇气的。我的经验是别想太多,就当是认识个新邻居。反正都在附近,合则多来往,不合就当打个照面。重要的是保持开放的心态,毕竟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缘分。
最近我发现生活圈里有趣的人还真不少。有时在早餐店排队时,听到旁边的人在聊你也感兴趣的话题,不妨自然地搭个话。在这个数字时代,近距离寻觅周边相约对象反而成为连接真实情感的纽带。
护城河边的柳树又发新芽了。或许下一个转角,就能遇见那个能一起赏春的人。生活就是这样,总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