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微信附近的人如何判断可约性
海伦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微信附近的人如何判断可约性
海伦最近有点烦。下班后刷着手机,“附近的人”这个功能像个充满诱惑的小盒子,她总忍不住点开看看。里面头像五花八门,有晒风景的,有晒宠物的,当然,也有不少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异性。可她心里直打鼓:这些人里,哪个是正经想交个朋友,哪个又是……抱着别的目的呢?这“能不能约”的疑问,像个小虫子在她心里钻来钻去。
说实话,这事还真没个标准答案。我们不可能直接跑过去问人家:“嗨,你好,你是能约的那种吗?”这不现实,也容易惹上麻烦。所以,海伦觉得,得靠观察,像侦探一样,从一些细节里找线索。
第一步,看资料和相册。一个比较真实、生活化的账号,通常会更让人放心。比如,头像就是本人的日常照,不是那种过度美颜到变形的网图;朋友圈里有分享工作、生活的碎片,有和家人朋友的合影,内容更新也有一定的连续性。这种,大概率就是个普通的、真实的附近用户。反过来,如果头像极具诱惑性,朋友圈不是豪车就是高档场所,内容却空洞无一物,或者全是些矫情的文字配着性感图片,那你就得在心里画个问号了。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快速吸引眼球,达成某种目的。
接着,看怎么打招呼。海伦试过,主动加她的人,开口第一句很重要。“你好”、“看到你的头像很有趣,冒昧打扰一下”,这种礼貌的开场白,会让人感觉舒服。但如果一上来就是“美女,一个人吗?”“可以交个朋友吗?”这种过于直接甚至略显轻浮的搭讪,意图就有点明显了。聊天过程中,如果对方叁句话不离“见面”、“寂寞”、“玩”,那基本就可以判断,他对于“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倾向于肯定的,而他的目标可能不是你这个人,而是任何一个可能回应他的人。
还有一点很关键,就是聊天的节奏和内容。一个真心想认识你、慢慢了解你的人,会关心你的兴趣,聊聊电影、音乐或者最近发生的趣事。话题是发散性的,是双向的交流。而那种目的性很强的人,往往没耐心聊这些。他们可能会很快把话题引向私人领域,打探你的住址、感情状况,并且急于促成线下见面。这种感觉,就像被赶着走,很不自在。海伦遇到过一次,对方加了没十分钟,就反复问“你家住哪栋啊?这么近出来坐坐呗”,她立马就找了个借口结束对话,然后拉黑了。这种不安感,是身体发出的最直接的警报。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附近的人”里确实也可能藏着只是想拓展社交圈的邻居。但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如何去做出这个微信附近的人可约性判断。这更像是一种综合的感觉,是把头像、资料、言语、态度所有这些信息碎片拼凑起来后,得出的一种直觉。当你感觉不对劲的时候,别怀疑,你的感觉八成是对的。
所以,回到海伦的困惑。她慢慢明白了,与其纠结于“海伦怎么知道微信附近的人能不能约”,不如把焦点放在自己的感受和安全上。这个功能可以当做一个小小的窗口,看看周围的世界,但如果窗口那边吹来的风让你觉得冷,那关上车窗是最明智的选择。网络是虚拟的,但保护自己是无比真实的事。任何时候,不轻易透露隐私,不随便答应陌生人的邀约,保持一份清醒和警惕,总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