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小红书约,揭阳小红书约聚

发布时间:2025-11-03 12:32:42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朋友圈里总刷到揭阳小红书约的话题,刚开始还纳闷这到底是个什么局,后来发现其实就是年轻人们通过小红书约着一起找乐子的新鲜玩法。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揭阳小红书约聚”的帖子时,我还在想这该不会是什么奇怪的聚会吧?点进去才发现,其实就是几个本地姑娘约着周末去中山路吃特色小吃。照片里她们举着反沙芋头和蚝烙,背景是骑楼老街道,看着特别有烟火气。

从线上点赞到线下碰面

现在想想也挺神奇的,以前在小红书上刷到同城内容,最多就是点个赞收藏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评论区直接变成邀约现场了。“这家我吃过!”“下周一起去?”“组队走起!”这样的对话越来越常见。上周我就跟着一个揭阳小红书约的帖子,和叁个陌生网友去了榕城区的老字号粿汁店。坐在百年老店里,听着隔壁桌用潮汕话聊天,突然觉得这种见面方式挺温暖的。

组织者小陈跟我说,她最初就是随手发了个想逛进贤门市场的动态,结果二十多个人留言说想加入。现在她每个月都会组织一两场揭阳小红书约聚活动,有时候是去寻找巷子里的手作茶铺,有时候是去新开的文创园拍照。

这种见面方式最让人放松的大概就是,大家本来就是被同一个兴趣吸引来的,完全不用没话找话。上次在青狮文化展馆,我们五六个人原本素不相识,但因为都对手工艺感兴趣,愣是围着老匠人问了半个多小时。

城市记忆的新拼图

我特别喜欢跟着揭阳小红书约的团队去发现城市的不同面向。上周末我们去了榕江边的一家茶馆,老板是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店里还保持着叁十年前的样子。木桌椅被磨得发亮,搪瓷杯里泡着凤凰单丛,窗外就是缓缓流淌的江水。同行的年轻人里,有刚回国工作的留学生,有从广州来出差的设计师,大家都说这样的地方,靠自己是绝对找不到的。

现在翻看手机相册,很多对于这座城市的记忆,都是通过揭阳小红书约聚留下的。在双峰寺后街遇到的猫,望江亭旁看到的落日,还有那些只有本地人才知道的美味小店。这些碎片拼在一起,突然让我对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城市有了新的认识。

有时候觉得,这种随性的见面方式,反而比刻意安排的聚会更有意思。没有必须消费的压力,没有严格的时间表,合拍就多聊会儿,想离开随时可以告别。就像上周在揭阳楼旁边的小公园,我们原本只是约着去看木棉花,结果坐在石阶上聊到天黑,从童年游戏聊到工作烦恼,最后还交换了各自私藏的美食地图。

现在偶尔经过某个巷口,都会想起某次揭阳小红书约聚的趣事。那个总爱迷路的姑娘,那个特别会找拍摄角度的小哥,还有每次都会带自制点心的阿姨。这些偶然的相遇,让熟悉的街道变得不太一样了。

也许很多人觉得,现在大家都习惯活在手机里。但看着揭阳小红书约聚里那些从线上走到线下的笑脸,倒觉得科技反而把人与人拉得更近了。至少对我来说,这些随性的约会,让周末变得值得期待起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