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大学旁边怎么找学生玩,附近学生休闲去处
那天下午路过北安路,看见叁叁两双背着书包的年轻人从校门口晃出来,突然想起经常有人问我北安大学旁边怎么找学生玩。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毕竟直接拦下陌生人搭话确实有点尴尬。
其实要融入学生圈子,最先要摸清他们的活动轨迹。记得有个周叁傍晚,我跟着人流走到校门东侧两百米那家"墨香咖啡",推门就看见几桌学生在玩桌游。靠窗那桌正在玩狼人杀,有个戴眼镜的男生主动招呼拼桌——你看,这就是现成的机会。后来混熟了才知道,这家咖啡店每周叁固定有桌游局,老板会在小黑板写公告。
校园周边的活力据点
除了咖啡馆,运动场也是绝佳选择。上个月我在北苑篮球场看比赛,中场休息时顺手给旁边汗淋淋的男生递了瓶水,顺势聊起刚才那个叁分球。现在我们已经固定每周组队打球,队里一半都是体育系的学生。要是对运动不在行也没关系,周四晚上操场东南角总有露天音乐社练习,吉他声飘得老远,随便找个石阶坐下就能自然搭话。
真正让我打开局面的,是参加了学生社团的开放日活动。那天在宣传栏看到电影社海报,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了他们的观影会。放映结束后大家围成圈讨论剧情,我顺着话题聊起最近上映的片子,马上就有几个同学凑过来交换影评。后来才发现,很多社团都欢迎校外人士参与活动,这比漫无目的闲逛有效多了。
要说最接地气的交流场所,还得数后街的小吃摊。那天买煎饼果子时,前面穿校服的女生正好差两块钱零钱,我顺手帮她垫了。后来我们坐在塑料凳上等烤冷面,她如数家珍地给我推荐了附近学生常去的密室逃脱店,还说周五晚上碍罢痴学生场经常能拼到团。这些藏在市井里的情报,可比导航软件实在多了。
最近发现的宝藏地方是图书馆叁楼的共享空间。那里经常有学生小组讨论,有次听到他们在商量社会实践选题,我正好有相关经验就提了两句建议。后来这个小组的组长还特意加了我微信,说下次调研要请教。你看,展现专业价值比硬找话题要自然得多。
其实和学生相处没什么诀窍,关键是找到共同的节奏。他们讨论网红店就跟着去打卡,聊新出的游戏就试着下载体验。上次在奶茶店遇到几个讨论考研的学生,我把自己当年备考的笔记拍照发给他们,现在偶尔还会约着去自习室。这种慢慢渗透进圈子的方式,比刻意的搭讪舒服太多。
现在每次经过北安大学,都能在常去的店里碰到熟面孔。有时候是正在赶论文的研究生,有时候是刚结束社团活动的大一新生。要是你也想找到合适的附近学生休闲去处,不妨从明晚那家咖啡馆的读书会开始——我昨天看到预告,这期要讨论的正是你上次提过的那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