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济宁大学城旁的小巷位置
昨天在食堂吃饭,听见隔壁桌两个新生在嘀咕:"导航显示穿过这条巷子能省十分钟,可这黑漆漆的谁敢走啊?"这话让我想起最近总有人在问济宁大学城附近的暗巷在哪里啊,连表白墙上都有人半夜发照片求助。
要说这些小巷子啊,白天和晚上完全是两幅面孔。白天还能看见卖煎饼的叁轮车、晾在电线上的衬衫,晚上就只剩几盏昏黄的路灯眨巴眼睛。特别是连接学生公寓和后街的那段路,墙角堆着杂物,电动车警报时不时冷不丁响一声,确实让人心里发毛。
这些巷子到底该怎么走
我上周特意绕着大学城转了两圈。你从南门保安亭往右拐,经过那个总是排队的奶茶店后,会发现叁条岔路。中间那条看着最亮堂,但实际要绕远;左边贴着围栏的小道才是近路,就是得注意脚下——前天刚下过雨,坑洼里还积着水呢。
有个大四学长跟我说过窍门:记得找亮蓝色卷帘门。那家五金店老板每晚十点才关门,门口灯泡瓦数特别足。从他家往前数第叁个路口右转,就能瞥见小吃街的招牌灯箱。不过最近城管查得严,有些摊贩收摊早,这条路线九点后就没那么热闹了。
其实很多同学关心济宁大学城旁的小巷位置,无非是想抄近路回宿舍。但真要赶时间,我倒建议多花叁分钟走大路。上次看见姑娘踩着高跟鞋在暗巷里崴了脚,坐在石墩上疼得直抽气,还是巡逻保安搀回去的。
现在手机地图更新得快,但这些小巷子变得更快。今天还在的烧烤摊,明天可能就因为检查撤走了。要是完全依赖导航,说不定会闯进死胡同。我习惯在转角处认固定标志,比如那家永远飘着中药味的推拿馆,或者围墙上褪色的涂鸦。
记得去年冬天有个女生在群里发消息,说听见暗巷里有猫叫。结果半个班的男生都打着手电出去找,最后在破纸箱里发现一窝奶猫。现在想想,这些巷子虽然看着冷清,倒也挺多故事的。
最近学校在几个关键路口加了反光镜,就是那种凸面广角镜。站在巷口能提前看见拐角的情况,这个改动确实贴心。不过最好还是结伴走,既能壮胆,还能顺便帮室友带份炒河粉。
说到底,这些弯弯绕绕的巷子就像大学生活的缩影。有时候觉得走在暗处心里没底,但熟悉之后,反而能发现别人不知道的快捷方式。不过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