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小区上课约茶,近海学区品茗交流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那天我正准备去临海小区上课约茶,路上遇到了邻居王阿姨。她拎着刚买的龙井,笑呵呵地问:“又去上课啊?你们这课上的,怎么天天往茶室跑?”
我忍不住笑起来。确实,在临海小区上课约茶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有点特别。但偏偏就是这样特别的上课方式,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格外生动。我们这群住在海边的邻居,把教室搬进了飘着茶香的客厅,海风透过纱窗轻轻吹进来,带着咸咸的海味,和茶香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当课堂遇见茶香
记得第一次参加的时候,我也挺纳闷的。这能好好上课吗?结果你猜怎么着,老师刚讲了两页书,就有人举手问:“老师,这个问题就像泡茶,是不是要掌握好火候?”大家哄堂大笑,但老师却认真地点点头,就着这个话题继续往下讲。说来奇怪,那些平时觉得枯燥的知识点,在品着茶、聊着天的过程中,竟然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我们上课的地方就在小区会所二楼,窗外就是一片蔚蓝的海。有时候课上到一半,突然有海鸥飞过,大家都忍不住往外看。老师也不急着催我们,反而会笑着说:“正好,咱们这节讲海洋生态,窗外就是活教材。”这种随性却不随便的教学方式,让每次上课都充满惊喜。
上周六的国学课,我们一边品着武夷岩茶,一边讨论《论语》。说到“君子和而不同”时,李大爷突然拍腿:“这不就像咱们喝茶嘛!同样的茶叶,每个人品出的滋味都不一样,但这不妨碍咱们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这话说得真好,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经典和现实生活联系得特别紧密。
说到近海学区品茗交流,我们这群人可算是玩出了花样。不光是上课喝茶,课后还会互相分享各自收藏的好茶。张老师上回从福建带回来的白毫银针,硬是分给了每个人一小包;刘奶奶更是把家里珍藏十年的普洱都拿了出来,说是“好茶要和大家一起喝才有味道”。
这种学习方式最妙的地方,是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上周学茶道礼仪,老师直接带着茶具来上课,我们边学边练。怎么端茶杯,怎么闻香,怎么品茗,一套动作下来,不仅记住了要点,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茶文化中的那份从容与雅致。这种体验,在普通教室里是很难感受到的。
现在,我们这个临海小区上课约茶的小圈子越来越热闹。有时候周末下午,远远就能听见会所里传来的谈笑声。新来的住户都觉得好奇:这到底是在上课还是在开茶话会?要我说啊,这两者本来就不冲突。在茶香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昨天下课后,我们几个学员还坐在那儿不愿离开。夕阳把海面染成金色,手里的茶还温着,聊着聊着又说到了下次课的内容。王阿姨说她已经准备好了安溪铁观音,就等着下周末和大家一起品茶论道了。这种期待的心情,让学习变成了一件特别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