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品茶上课工作室,赣州茶艺学习交流坊
推开门,遇见另一个自己
说实话,第一次路过赣州品茶上课工作室时,我站在门口犹豫了好一阵。玻璃门后的茶席上,穿着棉麻衣裳的老师正用木勺分茶,热气袅袅升起,把整个空间熏得格外安静。这和我平时赶地铁、点外卖的快节奏生活,简直是两个世界。
后来真正走进赣州茶艺学习交流坊,才发现这里和想象中不太一样。没有严肃的条条框框,老师第一句话就说:“别把茶想得太复杂,它就是一片叶子遇见水的故事。”这句话让我突然放松下来。我们围着老榆木茶桌坐下,看着老师温壶、置茶、冲泡,动作像打太极般流畅。当那杯金黄透亮的茶汤递到手里时,我忽然意识到——品茶不该是表演,而是找回属于自己的时间。
记得有次练习冲泡凤凰单丛,我手忙脚乱地把水洒了一桌。老师却笑着说:“水迹像不像一幅山水画?茶道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她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茶香在鼻腔里的变化——先是淡淡的花香,接着是蜜甜,最后留在舌根还有一丝清凉。这种体验很奇妙,仿佛突然打开了身体的某个开关,原来我们的感官可以这么细腻。
在赣州茶艺学习交流坊待久了,我发现来这里的理由五花八门。有想摆脱失眠的程序员,有陪父母来的年轻人,还有纯粹好奇的大学生。最打动我的是位总皱着眉头的公司主管,他说每次来都要在茶桌前坐很久。直到某个雨天,他盯着檐角的雨帘突然开口:“原来不是茶需要人,是人需要这杯茶的工夫。”
现在每逢周末,我都会留出半天来到工作室。不必刻意追求什么茶道境界,就是单纯喜欢备器、煮水、冲泡的过程。看着茶叶在盖碗里舒展,像重新活过来似的。有时候和茶友交换各自带的茶叶,听他们讲每片茶叶背后的故事,这种真实的联结,比手机里刷不完的信息有趣多了。
前几天带着新来的学员泡茶,看她紧张得手抖的样子,我仿佛看见去年的自己。当她把第一泡合格的茶汤端给我时,眼睛里闪着光。这种把美好传递下去的感觉,或许就是赣州品茶上课工作室最珍贵的所在。它不急着教你成为茶道大师,而是让你在茶香中找到让自己舒服的节奏。
如今我的办公室抽屉里总备着简易茶具。午后泡茶的叁分钟,成了日常里的缓冲带。有同事好奇地问:“这么麻烦值得吗?”我递过一杯刚沏好的茶:“试试看,答案在茶汤里。”就像工作室墙上那行小字写的——茶是生活的中文逗号,让我们在奔忙中,记得为何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