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火车站附近站街,车站周边街景

发布时间:2025-11-06 10:54:54 来源:原创内容

站台上的烟火气

路过虎林火车站时,总能看到些有意思的画面。那天下午四点多,太阳斜斜地挂着,把站前广场照得发亮。几个卖烤地瓜的大婶站在路边,铁桶里飘出甜丝丝的白气。有个穿校服的男孩捧着热乎的地瓜,边吹气边小口咬着,他妈妈在旁边不停看表,大概是赶火车要来不及了。

说起来,虎林火车站附近站街的景象特别鲜活。叁轮车夫聚在出站口不远的地方,有人下车就招招手问“师傅去哪”。他们不太争抢,像是达成了某种默契。旁边小卖部的老板娘坐在塑料凳上剥毛豆,脚边卧着条大黄狗,尾巴懒洋洋地拍着地面。这种车站周边街景,总让我想起老电影里的画面——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组成流动的生活图景。

巷子里的老味道

往西走两百米,拐进车站后街,又是另一番天地。这里藏着好些开了十几年的老店,油烟把招牌熏得发黄。有家牛肉面馆,每到傍晚就坐满人。老板认得不少常客,见到老张会问“今天还是老叁样?”。

我在面馆里遇到过刚下火车的背包客,他盯着墙上的菜单犹豫半天,最后点了碗招牌牛肉面。等面的工夫,他跟老板聊起来,说没想到车站附近还有这么地道的味道。老板笑着指指灶台:“我在这做了十八年,好多人都专门从市区开车来吃呢。”

确实,虎林火车站附近站街的商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些老店就像生了根。修表铺的老师傅每天准时拉开卷帘门,他的工具箱还是上世纪的老样式。隔壁水果摊的喇叭循环播放“西瓜特价”,虽然声音有点吵,但听久了竟觉得亲切。

黄昏时分最是热闹。下班的人匆匆走过,学生们叁五成群买奶茶,刚出站的旅客拖着行李箱找饭店。车站周边街景在这个时候变得格外丰富——路灯渐次亮起,小吃摊的灯火连成一片,空气里混着炒锅的香气和隐约的广播声。

记得有回碰上下雨,我躲进候车室避雨。透过落地窗往外看,站前广场上开满各色雨伞。卖雨伞的大爷生意突然好了起来,他熟练地收钱找零,还提醒顾客“这把伞骨结实”。而对面的报刊亭老板娘赶紧给杂志盖上塑料布,动作不急不慌,想来是见惯了这样的天气。

这些看似普通的日常,恰恰构成了车站独特的生命力。它不是旅游手册上光鲜的景点,而是很多人生活中真实的一部分。赶早班车的上班族在这里买早餐,晚归的旅客在这里找住处,附近的居民把这片街区当成自家的前院。

夜幕完全落下时,我准备离开。回头望去,虎林火车站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温暖,而车站周边街景依旧生动——便利店还亮着灯,出租车在路边排队,晚点列车到站的广播隐约传来。这片天地永远不缺故事,就像那句老话,火车站见证着最多的相聚与别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