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去酒店房间对暗号,两地赴宾馆客房接头语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前两天我朋友老张神神秘秘地凑过来,压低声音问我:“你知道现在流行什么吗?双城去酒店房间对暗号!”我当时就乐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地下工作那一套?
可老张一脸认真,给我讲了他们公司的奇葩规定。原来他们团队分布在两个城市,每次开季度会议都得选个折中的酒店。上回可好,市场部的小王跑错了会议室,把报价方案直接递到了竞争对手手里,搞得全公司鸡飞狗跳。
暗号里的门道
从那以后,他们就想出了这个法子。比如上周的暗号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对方得回“明月何时照我还”。要是对不上?那对不起,您找错门儿了。老张说着还给我演示了一遍,那架势,活脱脱像在演谍战片。
我琢磨着,这法子看似老土,实则挺妙。现在酒店会议室都长得一个样,有时候连工作人员都指不明白路。有个暗号确实省事,起码不会闹出跑到别人家年会现场的尴尬。
不过暗号也不能太复杂。上次他们用过“洛阳亲友如相问”,结果对方一紧张,愣是接成了“就说我在岳阳楼”,差点没把人笑趴下。后来大家约定,尽量选通俗易懂的,比如“床前明月光”对“疑是地上霜”这种。
其实想想,这种两地赴宾馆客房接头语的传统,早些年做生意的人就常用。那会儿没有手机,约在宾馆谈生意,全靠暗号相认。现在科技发达了,反而又把老传统捡回来了。
我还听说有的公司更绝,要求员工在说暗号时还要配合特定动作。比如扶一下眼镜,或者轻叩叁下门。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侦探小说,没想到现实生活中还真有人这么干。
当然啦,这种暗号最重要的就是保密性。老张说他们每次开会前,都是通过加密邮件发送暗号,而且每次都不重样。要我说,这谨慎劲儿,跟特务接头也差不了多少了。
现在他们这套方法已经在同行里小有名气,据说不少公司都开始效仿。毕竟商业机密这东西,多一道保险总不是坏事。要是哪天你在酒店走廊里听到有人在对诗,别惊讶,那准是在“接头”呢。
话说回来,这种古老的方式反而让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多了几分趣味。比起冷冰冰的短信确认,一句暗号似乎更能拉近距离。有时候对方对得上暗号,相视一笑,会议的紧张气氛顿时就缓解了不少。
老张最后神秘兮兮地说,下季度他们要升级玩法,准备用电影台词当暗号。我心想,这倒是个好主意,至少比背古诗容易多了。不过可千万别选太冷门的片子,要不然到时候在酒店门口大眼瞪小眼,那才叫一个尴尬。
看来这双城去酒店房间对暗号的习俗,还得延续好一阵子。下次你要是也在酒店遇到有人在那对暗号,可别觉得奇怪,没准人家正在谈几个亿的大生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