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品茶海选工作室,日喀则好茶推荐精选会所
路过日喀则品茶海选工作室的门口,总能闻到若有若无的茶香,像是雪山下飘来的一缕清风。我不由自主推开门,木质格栅后挂着唐卡,铜壶在藏式火盆上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穿藏袍的姑娘正在碾茶,见我站着发呆,抬头笑了笑:"刚到的林芝春尖,要尝尝吗?"
她手法娴熟地烫杯温壶,墨绿茶叶在白瓷盖碗里舒展开。我忽然想起第一次喝藏茶的情景——那年跟着车队跑运输,在怒江七十二拐的垭口,藏族老阿爸用搪瓷缸给我泡了砖茶,就着青稞饼喝下肚,浑身的寒意都被茶汤熨帖了。现在坐在这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工作室里,恍惚间又找回那种温暖的踏实感。
茶杯里的高原四季
"我们日喀则好茶推荐精选会所最近在试新茶。"茶艺师推来叁层竹制茶盘,每层摆着不同茶样,"你看这墨脱古树红茶,汤色像晚霞;工布江达的雪茶带着薄荷凉;最特别的是陈化十年的康砖,煮奶茶特别香。"
我端起杯抿了一口,茶汤在舌尖打转。确实和内地茶不同,这里的茶更粗犷也更纯粹,仿佛带着高原阳光的味道。窗外正好能望见扎什伦布寺的金顶,偶尔有转经人经过,手里的转经筒反射着细碎的光。
隔壁桌来了几位广东客人,正在比较滇红与藏红的区别。茶艺师拎着鎏金铜壶来回斟茶,偶尔用藏语和厨房交流。我发现他们给老主顾备着专属木茶盒,上面用藏文写着名字,这种人情味是连锁茶庄学不来的。
墙角的展示柜很有意思,除了各地名茶,还摆着传统打茶筒、酥油茶陶罐,甚至有用牦牛皮包裹的古老茶饼。这些物件静静诉说着茶马古道的故事,让人想起驮队铃铛声回荡在山谷的岁月。
第二次去的时候,恰逢他们在准备茶礼。负责人边检查包装边念叨:"客户想要既传统又新颖的礼物,我们就把陈年藏茶做成独立茶丸,配上现代设计的手工陶杯。"他拿起样品给我看,粗陶杯壁特意做出冰裂纹,倒进热茶时裂纹会若隐若现,"就像冰川在杯中融化"。
黄昏时分,茶室渐渐热闹起来。有刚下班的公务员来买明日待客用的茶叶,有游客挑选带给亲友的茶礼,还有本地老人慢悠悠品着每日固定的那款茶。氤氲茶香里,不同的人生在此交错,又各自带着暖意离开。
走出工作室时,怀里揣着新买的茶叶。八角街华灯初上,转经筒的声响混着煨桑的柏枝香气,手中的茶包沉甸甸的。这片土地总能把最日常的饮茶之事,变成连接天地的仪式。或许明天该去尝尝他们新到的亚东野茶,听说采自边境的原始森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