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周边学子约百人叁小时,附近学生百名叁小时聚

发布时间:2025-11-03 23:29:58 来源:原创内容

夏日的风带着青草香,从图们江畔一路吹到珲春市区。就在上个周末,朋友圈里突然被一条消息刷屏了——珲春周边学子约百人叁小时,这事儿可真新鲜!

我顺着导航找到城东那片白桦林时,远远就听见年轻人的笑声。走近一看,嚯,真热闹!有穿校服的高中生,也有戴眼镜的大学生,叁叁两两聚在一起。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正给外国留学生指路,英语里还夹杂着东北腔,听着特别逗。

这场聚会从何而来

问了组织活动的李同学才知道,他们是在社交媒体上发起邀约的。“就是想让附近学生百名叁小时聚一聚”,他擦着汗说,“没想到来这么多人,光统计人数就忙活半天。”旁边的男生插嘴:“咱珲春虽在边境,可年轻人想法多着呢!”

林子空地上,几个男生正用枯树枝拼中国地图。拼到东北地区时,有个戴鸭舌帽的男生突然喊:“咱们珲春在这呢,中俄朝叁国交界!”这话引得大家都围过来看。有个俄罗斯留学生用生硬的中文问:“那我去防川玩,是不是站在岸边就能看见日本海?”引得大家笑成一片。

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些年轻人没光顾着玩。几个农学院的学生蹲在草丛边,认真记录植物种类;外语系的同学自发组了“临时翻译队”,帮外国游客指路。那个组织活动的李同学说得实在:“咱们聚在这儿,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照在每个人脸上。有个初中生模样的男孩坐在树墩上写生,画纸上正是这群年轻人忙碌的场景。我凑近看,他不好意思地遮住画板:“画得不好...”可明明把大家的笑脸都画活了。

快到叁小时的时候,开始分发矿泉水。负责采购的女生念叨:“说好来八十人,结果来了小一百,水都不够分。”话是这么说,她却把自己的那瓶递给了个满头大汗的志愿者。这细心劲儿,让人心里暖暖的。

临别时,不知道谁先提议的,大家掏出手机互加联系方式。有个姑娘笑着说:“下回咱们可以去敬信湿地观鸟,我知道有个地方能看见丹顶鹤!”立即就有十几个人响应。看来这附近学生百名叁小时聚,还真要变成定期活动了。

回城的车上,我翻看拍的照片。那些年轻的面孔在夕阳下发光,就像这座边境小城的未来。司机师傅听说我们刚参加完活动,乐呵呵地说:“年轻人多聚聚好哇,咱珲春需要这样的活力!”

风吹动白桦林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场特别的聚会鼓掌。或许下次再经过那片林子,又能遇见新的故事正在发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