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如何找到能包的大学生,樟树怎样寻得可包的大学生
这几天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樟树被虫蛀得厉害,树冠都开始发黄了。我给园林局打电话,他们推荐找农林专业的大学生来帮忙处理,说年轻人既有专业知识又收费合理。可这樟树如何找到能包的大学生呢?我对着电脑发了半天呆,忽然想到邻居张姨上个月刚请人修过果树。
张姨告诉我,她是在大学城的布告栏贴了张启事,第叁天就有两个小伙子带着工具上门了。这倒是个好办法,现在的学生都挺勤快,利用课余时间接点活儿,既赚了生活费又能积累实践经验。我决定也去试试看。
校园里的意外收获
周一一早我就去了省农业大学,果然在食堂门口的布告栏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兼职信息。正看着,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主动问我:“阿姨,您是要找人护理树木吗?”原来他是植保专业的大叁学生,跟着导师做过不少园林项目。他说最近正好在做一个对于樟树病虫害的课题研究,可以带着同学一起来帮我看看。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小伙子很实在,他说同学们经常组团接这种活儿,既能学以致用,价格也比专业的园林公司便宜不少。他掏出手机给我看之前做过的案例,照片里那些焕发新生的树木确实让人放心。
我们约好周末他们团队叁个人一起过来。临走时他还提醒我,要是以后还需要找人,可以去学校的实践部登记需求,那里专门帮学生对接这类实践机会。这个方法确实靠谱,樟树怎样寻得可包的大学生这个问题,总算有了着落。
周六早上七点半,叁个小伙子准时到了。带头的李同学仔细检查了樟树的状况,说是常见的蛀干害虫,需要先清理腐坏部分,再用特制的药剂处理。看着他们熟练地操作各种工具,我在旁边暗自点头。这些年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确实强。
休息时闲聊,李同学说起他们最近在做一个“校园工匠”的项目,就是把有技能的学生组织起来,承接校内外的一些小型工程。这个主意真不错,既解决了学生找兼职的难题,又让需要帮助的人能找到靠谱的人手。
忙活了大半天,老樟树终于处理妥当。结账时我发现,比市场价少了将近叁分之一。李同学笑着说:“我们主要是为了积累经验,收费够成本就行。再说这棵树的情况特别适合做教学案例,下学期我们还要写进实验报告里呢。”
临走前,他们在树干周围撒了些防虫的草药粉,说是自己配的,比化学药剂更环保。这个细节让我很感动,现在的年轻人做事既专业又用心。
过了一周,樟树的叶子重新变绿了,新芽也冒了出来。每次看到这棵焕发新生的老树,我就想起那几个忙碌的身影。这件事让我明白,找大学生帮忙真是个双赢的选择。他们需要实践平台,我们需要专业服务,双方各取所需。
后来我把这个经验分享给了好几个朋友。社区的王大爷照着这个方法,找到了建筑系的学生来帮他修缮老房子;开咖啡馆的表妹请了美术系的学生来画墙面装饰。大家都说,这些年轻人做事认真,想法新颖,给的价钱也公道。
现在要是有人问我樟树如何找到能包的大学生,我都会建议他们先去附近大学的布告栏看看,或者直接联系院系办公室。很多时候,学生们都在期待这样的实践机会,只是缺少一个沟通的桥梁。
老樟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新长的嫩叶在阳光下泛着光泽。这件事让我感受到,生活中很多难题的解决方法,其实就藏在日常的点滴智慧里。关键是我们要愿意尝试,敢于打破常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