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学生品茶上课,瑞安学子茶艺课堂体验
茶香里的青春时光
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这可不是什么茶馆或咖啡厅,而是瑞安某中学里真实发生的一幕。长桌上摆着精致的陶瓷茶具,十几个学生正围坐在一起,小心翼翼地用热水冲洗着茶叶。
"刚开始觉得挺新奇的,"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一边说,一边观察着茶叶在水中舒展的样子,"以前总觉得喝茶是长辈们的事,没想到自己动手泡茶这么有意思。"她轻轻转动着手中的盖碗,学着老师刚才示范的动作,把茶汤倒入公道杯中。
这门特别的课程已经开设了一个学期。负责茶艺课的李老师告诉我们,最初提议开设这门课时,还有家长担心会影响学习。可没想到,一学期下来,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变得更有耐心了,连写作业时都更能坐得住了。
"你看,这一冲一泡之间,其实都是在培养专注力。"李老师说着,顺手帮一个学生调整拿壶的姿势,"手腕再放松些,对,就是这样。"那个男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试了一次,这次的动作明显流畅了许多。
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茶桌上,映得玻璃茶海里琥珀色的茶汤格外透亮。有个男生正在记录茶叶的浸泡时间,他说这是第叁次上课,已经能分清香气的层次了。"上周我还特意给爸妈泡了一次茶,他们可惊讶了。"他说话时,眼睛里闪着小小的得意。
其实啊,这样的瑞安学生品茶上课场景,正在悄悄改变着大家对传统课堂的认识。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中华茶文化的魅力。隔壁班的小陈告诉我们,他现在周末都会拉着爷爷奶奶一起喝茶,听他们讲以前的故事。"爷爷说他年轻时也爱喝茶,但都是大茶缸子随便一泡,从来没这么讲究过。"
负责课程设计的王主任说,开设这门课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让同学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让自己静下来的方式。"你看,同样是一杯茶,用心泡和随便泡,味道确实不一样。这就像做任何事情,专注和敷衍,结果自然不同。"
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还在不紧不慢地收拾茶具。有个女生特意留下来,帮着老师把茶叶渣倒进专门的收集桶里。"这些茶渣可以做成香包,或者用来养花,"她笑着说,"老师说茶浑身都是宝,一点都不浪费。"
走出教室时,茶香还萦绕在走廊里。几个同学约着周末要去茶城看看,想买套简单的茶具回家练习。也许正是这样的一堂堂茶艺课,让年轻的身影与古老的茶文化,在现代的教室里美丽地相遇了。
隔壁教室传来朗朗读书声,而这边,茶香尚未散去。那些青涩却认真的泡茶动作,那些专注观察茶叶舒展的眼神,都在诉说着一个新的故事——原来,传统文化的种子,正以这样美好的方式,在年轻的心灵里悄悄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