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同江汉子常逛的老街巷
要说同江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啊,还得数西大街后头那条青石巷。这条巷子窄得刚能过辆叁轮车,两边老墙上的爬山虎都长到人家窗台上了。巷口修鞋的老张头在这儿摆了叁十年摊,谁家儿子考上大学,谁家女婿做生意赔了钱,他都能从鞋底磨损程度看出来个大概。
下午四点半光景,巷子就开始热闹起来。刚下班的老爷们儿拎着公文包往巷子里钻,退休的李大爷早占好了树荫下的石凳。巷子中段那家没有招牌的茶馆,门帘油亮亮的,老板娘掀锅时飘出的馒头香能勾住半条街的魂儿。
巷子里的烟火味儿
老陈每周五准点出现在巷尾打铁铺,看王师傅打铁能看半晌。铁锤砸在烧红的烙铁上,火星子噼里啪啦溅在青石板上。“这声音比手机游戏解压多了”,老陈说着掏出烟,却先递给了抡锤的王师傅。巷子东头裁缝铺的吴婶记得每个熟客的尺寸,老主顾裤腰紧了松了,她眼皮一抬就心里有数。
新开的奶茶店在巷口撑了叁个月就搬走了,倒是那家修了二十年自行车的铺子越发红火。车铃铛声、磨剪刀的吆喝声、茶馆里传出的象棋落子声,这些声音织成了巷子独特的韵律。住在楼上的年轻人偶尔抱怨吵,可搬走后没半年又搬回来了,说外边小区太冷清,睡得都不踏实。
前阵子旧城改造,听说要拆这条巷子,居委会王主任连着叁天被老街坊请去茶馆“喝茶”。最后巷子西头那截围墙保住了,只是重新粉了灰墙,墙角那丛野蔷薇谁都没让动。那天傍晚,巷子里的说笑声比往常更响了些。
如今这同江汉子常逛的老街巷,渐渐也多了些年轻面孔。他们举着手机拍青砖黛瓦,却总被茶馆里传来的笑声吸引。有个戴鸭舌帽的小伙子上周在巷子里转悠半天,最后坐在修鞋摊前和老张头聊起了他爷爷那辈的軆事。
暮色渐浓时,巷口路灯一盏盏亮起来。几个男人还蹲在杂货店门口讨论孩子升学的事,老板娘隔着窗户喊:“再聊下去,家里该以为你们丢了呢!”众人哄笑着散开,脚步声在巷子里回荡,惊起了房檐上打盹的野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