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百元情缘在建德
路灯下的百元约定
建德的夏夜总是带着点黏腻的江风,老陈踩着他那辆吱呀作响的叁轮车,慢悠悠地晃过新安江畔。车斗里装着几束蔫头耷脑的玫瑰,还有几个歪歪扭扭的手写纸板——“鲜花10元一支”。这是他第叁天在彩虹桥下摆摊,用他的话说,这叫“搞点浪漫的经济实验”。
没想到真有人来了。是个穿白衬衫的小伙子,在摊前踱了半晌,最后掏出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老板,能...能包九朵吗?我只有一百块。”老陈乐了,麻利地扎好花束,还多塞了两支满天星。望着年轻人飞奔的背影,他忽然觉得,这建德附近100块钱的爱情,或许比想象中要生动得多。
没过几天,老陈的摊位居然小火了一把。来的多是些年轻人,攥着百元纸币,在他这儿换一束不算精致但足够用心的花。有个姑娘每周末都来,每次都买叁支向日葵。“他说过,向日葵像他老家的太阳。”她说这话时,眼睛亮晶晶的。老陈后来才知道,姑娘的男友在工地干活,向日葵是她攒钱买来插在男友工棚窗台上的。
江风里的市井烟火
老陈渐渐摸出了门道。他开始进些便宜的配花,狗尾巴草、小雏菊,偶尔还能弄到些建德本地产的栀子。成本压下来了,百元能买到的花束倒是越来越像样。有对中年夫妻每晚都来江边散步,经过时总要买支玫瑰。“结婚二十年了,以前穷,现在补上。”丈夫说着,把花别在妻子衣襟上,动作略显笨拙。
更让老陈惊讶的是,附近餐馆的老板娘也找上门来。她想订些小型花束装饰店面,预算正好是一百一束。“你这儿的花有种...怎么说呢,生活的味道。”老板娘如是说。老陈心想,什么生活味道,分明是穷酸味儿里开出的花。
但正是这些百元上下的交易,织成了建德小城特有的温情网络。菜市场卖豆腐的阿姨会多给他切块豆干,修车铺的小伙路过时总帮他检查轮胎。这种你来我往,比冷冰冰的扫码付款多了几分人情味。
转眼入秋,江风转凉。老陈的摊位上多了保温箱,还添了热乎乎的桂花茶免费供应。有个常客打趣:“老陈,你这百元情缘在建德,都快成网红打卡点了。”老陈搓着手笑:“什么网红不网红的,就是给大家行个方便。”
他记得最清楚的,是那个雨夜。一个小伙子浑身湿透跑来,从防水袋里掏出张湿漉漉的百元钞票:“还好钱没湿...能包十一朵吗?今天是她生日。”老陈默默包了十五朵,又添了把情人草。“算我送的,”他把找零塞回小伙子手里,“快去吧,别让人等急了。”
如今老陈还是每天出摊,车斗里永远备着几束百元花束。他说不清这建德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究竟能走多远,但他知道,每当看到有人捧着花束走向灯火通明的对岸,这座城市就又多了一抹温暖的色彩。江面上吹来的风依旧带着水汽,只是那风里,似乎也飘起了若有似无的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