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百元情感在威海之畔
百元情感在威海之畔
海风里飘着淡淡的咸味,我坐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边的长椅上,看着夕阳把海面染成金黄色。那对年轻恋人刚从旁边的小吃摊买了两个烤红薯,热乎乎地捧在手里,边吃边笑。女孩的刘海被海风吹乱,男孩伸手帮她捋了捋。
“我们这算不算100块钱的爱情?”女孩突然问。男孩咬了口红薯,烫得直哈气:“哪止啊,烤红薯八块,公交车四块,加起来才十二。”他们笑得肩膀直抖。我忽然想起朋友老周说过,在威海这片海边,真的存在一种百元情感,不需要太多钱,却能装下整片海的温柔。
老周在威海住了叁十年,他说威海附近100块钱的爱情不是指具体金额,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上周叁傍晚,我在幸福门附近遇到他,他正给老伴拍照。老太太摆姿势时,老周突然喊停,从兜里掏出条丝巾:“给你,二十块买的,配你这蓝裙子。”老太太系上丝巾,在暮色里转了个圈,那画面比任何婚纱照都动人。
后来老周告诉我,他们结婚叁十五年了,每个月都会来海边散步。有时候买两个韭菜盒子,六块钱;有时候坐公交去葡萄滩,来回四块;最奢侈也就是去小店吃碗鲅鱼饺子,叁十八。但这些百元情感的记忆,却比那些昂贵的礼物更鲜活。
威海这片海见证了多少这样的故事啊。去年夏天,我在合庆码头遇到个渔家乐老板,他说经常有年轻情侣来坐船出海,每人五十,正好一百。船开半小时,能看到海鸥追着船尾飞。有对情侣每年来一次,就为在船上说句“我还喜欢你”。老板笑着说:“我这船成了他们爱情的计量单位了。”
其实想想,感情确实不需要太多装饰。上周在韩乐坊,看见一对摆摊的夫妻。收摊后,丈夫数出些零钱,买了份炒年糕和一杯奶茶。两人坐在马路牙子上,你一口我一口分着吃。妻子把年糕吹凉了递过去,丈夫把奶茶吸管转向她那边。这些瞬间里,百元情感显得特别真实。
威海的老街巷里藏着更多这样的温暖。新威附路那家开了十几年的文具店,老板娘说常有学生来买两本的笔记本,二十块左右,然后躲在树荫下写交换日记。环翠楼公园的长椅上,经常能看到老爷爷老奶奶分享一个苹果,削皮切成小块,用牙签插着吃。
也许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有人会觉得百元爱情太寒酸。可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那些窘迫却甜蜜的时光,反而让感情更牢固。就像那对买烤红薯的年轻人,也许十年后他们会有更好的生活,但一定忘不了这个黄昏,忘不了海风里红薯的甜香。
夜幕降临,海水开始涨潮。那对年轻人起身准备离开,女孩突然跑回小吃摊,又买了个烤红薯。“明天早饭!”她晃着塑料袋,笑得眼睛弯弯的。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在想,或许威海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真正的价值在于教会我们——真心从来不需要标价,就像这片海,永远免费向所有人敞开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