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100元3小时约,西湖龙井百元叁小时约
最近朋友圈里总能看到“龙井100元3小时约”这样的消息,刚开始还以为是新开的茶室促销,问了常喝茶的朋友才恍然大悟,原来指的是茶园体验活动。这价格听起来确实挺划算的,毕竟在杭州随便找个茶馆坐一下午,人均消费都不止这个数。
趁着周末天气好,我特意起了个早赶往梅家坞。沿着茶园小道往上走,整片整片的龙井茶树顺着山势层层铺开,像给山坡盖了层绿绒毯。晨露还没完全散去,茶叶尖儿上挂着水珠,在阳光底下闪闪发亮。接待我的茶农张师傅笑着说:“现在城里人都爱来这儿放松,我们这儿‘西湖龙井百元叁小时约’的活动,回头客特别多。”
采茶这件事比想象中难多了
张师傅给我系上茶篓,手把手教怎么采摘“两叶一芯”。看着简单,可真动起手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不是老叶子摘多了,就是把嫩芽给掐坏了。张师傅蹲在茶垄边,捏着一段茶枝给我看:“要这样轻轻往上提,别用指甲掐,茶叶伤了味道就变了。”他手上全是常年采茶留下的茧子,但动作依然轻巧得像在抚摸。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茶篓底才铺了薄薄一层。张师傅看了眼我的成果,笑呵呵地说:“你这速度,半天采的还不够炒一锅呢。”旁边几位常来的客人倒是熟练,手指在茶树上翻飞,茶篓眼看着就满了起来。
歇脚时坐在茶园的竹椅上,张师傅给我们泡了杯明前龙井。茶水入口清甜,带着淡淡的豆香味,和平时在城里喝的味道确实不太一样。他指着远处的茶山说:“别看现在漫山遍野都是绿的,到了采茶季,我们天不亮就要上山,太阳晒着,腰一弯就是一天。”
正聊着,来了个带孩子的家庭,小朋友兴奋地举着刚采的茶叶让妈妈拍照。张师傅转身去招呼他们,背影融进了茶园的绿色里。我忽然觉得,这一百块钱买的不是叁小时体验,而是真正触摸到了龙井茶从枝头到茶杯的整个过程。
临走时,张师傅给我装了小包今天采的茶叶:“回去自己试试手工炒茶,记得锅温不能太高,要不停翻动。”我接过还带着清香的茶叶,突然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会选择“龙井100元3小时约”这样的活动——在这短短的时光里,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茶叶,还有对传统茶文化最直接的感受。
回城的车上,我看着窗外掠过的茶山,想起张师傅说过的话。他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通过“西湖龙井百元叁小时约”的活动来找他学茶,这让他特别欣慰。茶园里新架起的遮阳棚和整齐的茶具,似乎也在诉说着古老茶乡正在发生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