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各区私人外卖工作室,本地私厨外送服务
最近发现个新鲜事没?我家小区微信群里,好几个人都在分享同一家私厨的菜单。不是美团饿了么那些大平台,就是一个手机号加好友,自己发图点菜。好奇心一起,我也试着订了份炖羊肉,结果你猜怎么着?那味道,真比连锁店的强多了。
这些私人外卖工作室,在康巴什和东胜区特别多。他们大多藏在居民楼里,老板可能就是某个饭店出来的厨师,或者单纯是做饭特别好吃的宝妈。没有门店租金压力,他们更舍得用好材料。我订的那家,老板直接发小视频给我看现场切的羊腿肉,还特意强调“用的是梁外甘草羊”,那股实在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这私人外卖到底有啥不一样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犯嘀咕。卫生能达标吗?送餐及时吗?尝试几次后才发现,人家比我们还在意这些。因为是直接跟顾客打交道,口碑就是生命线。有次送餐稍微晚了十分钟,老板连续发叁条语音道歉,最后还补了罐自制酸奶。
现在天热不想做饭,我就爱翻翻这些私人外卖工作室的朋友圈。他们更新菜单特别灵活,今天买到新鲜黄河鲤鱼,明天就推出红烧鱼块;雨后沙地长出野生蘑菇,隔天就能预订蘑菇炖小鸡。这种应季而食的惊喜,是标准化外卖给不了的。
我认识个九零后姑娘,在铁西区开了间私厨。她专门做蒙餐创意菜,把传统奶豆腐做成慕斯口感,牛排用草原沙葱腌制。刚开始家里人都反对,觉得不靠谱,现在靠着老顾客口口相传,每天接单接到手软。她说最开心的是,能按自己的想法做饭,直接听到食客的反馈。
当然啦,这种模式也有让人头疼的时候。比如高峰期容易爆单,想吃的那家经常要提前半天预订。有回我中午想订餐,老板回复说:“哥,今儿实在忙不过来,备料都用完了,要不您试试我徒弟开的那家?味道差不离。”这倒好,还给我发展了下线。
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还是怀念家里饭菜的味道。这些散布在各区的私厨,某种意义上成了都市人的共享厨房。他们记得王阿姨家不吃辣,李大爷喜欢酸一点,这种人情味儿特别珍贵。有时候送餐员顺带帮邻居指个快递,这种社区里的温暖互动,让人感觉城市没那么冰冷。
前两天路过康巴什,发现有个私人外卖工作室居然开起了体验课,教怎么做特色风干肉。看着学员们认真记笔记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已经不只是送餐那么简单了。他们正在用美食连接起越来越多的人,让吃饭这件事变得更有温度,也让鄂尔多斯各区的私人外卖工作室这个新鲜事物,慢慢成为我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