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池州同窗共绘成长画卷
写在开头的话
提起“差差”这两个字,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考试分数上的那一点点差距,还是性格、爱好上的那些细微不同?在池州这片山清水秀的土地上,有一群男生和女生,他们正一起经历着这种奇妙的“差差”。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矛盾,但正是这些差异,让他们共同描绘出了一幅独一无二的成长画卷。
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就像九华山的阴面与阳面,看着不同,实则同属一座山,谁也离不开谁。男生们可能更闹腾一些,下课铃一响就像脱缰的野马,球场上总能看见他们追逐的身影。而女生们呢,则常常叁五成群,聊聊心事,分享一本有趣的书,或者为黑板报的设计争得面红耳赤。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对方的世界有点“难以理解”,甚至会在一些小事上暗暗较劲,比如这次班级平均分谁更高,那次运动会谁的加油声更响亮。
但事情的变化,往往就发生在这些“差差”的碰撞之中。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秋游,去的是牯牛降。山路崎岖,有一段特别难走。平时在教室里斗嘴不休的男生和女生,这时候却自然而然地结成了同盟。力气大的男生主动背起了更重的行囊,走在前面探路;心细的女生则负责清点人数,提醒大家注意脚下的青苔。有个男生不小心划伤了手,立刻就有女生从背包里掏出创可贴和消毒湿巾。那一刻,什么“你强我弱”的计较都消失了,大家只是一个共同前进的集体。
那一次,我们共绘的画卷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筹备校园文化节那次。我们班接到的任务是制作一个反映池州本地风土人情的大型手工作品——一幅用各种材料拼贴而成的“秋浦河图”。这下可好,男生和女生的“差差”又显现出来了。女生们心思缜密,对色彩和布局有着天生的敏感,主张先画出精细的草图;男生们则天马行空,想法大胆,总想尝试一些意想不到的材料和立体的效果。讨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一度有些僵持。
后来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咱们能不能别争了?就把女生的细心和男生的创意合在一块儿,试试看呢?”这话像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大家决定,由女生主导构图和色彩搭配,男生负责结构支撑和寻找特殊材料。那几天放学后,教室里总是热热闹闹的。女生们调着颜料,剪着彩纸;男生们锯着木条,固定框架。有人不小心把颜料弄洒了,大家会一起笑着收拾;谁的创意被采纳了,整个人都会兴奋得两眼放光。原本看似对立的“差差”,在共同的目标下,竟然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变成了取长补短的魔力。
当那幅凝聚了全班心血的“秋浦河图”最终完成,并在文化节上惊艳亮相时,我们都沉默了。图上不仅有杏花村的诗意,有平天湖的浩渺,有渔夫撑船,有白鹭飞翔,更重要的,是画里包含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子。有男生的豪迈洒脱,也有女生的温婉细腻。这幅画,不就是我们池州同窗共绘成长画卷最真实的写照吗?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把那些所谓的差异,变成了画中最丰富、最动人的笔触。
现在回过头想想,成长路上,男生和女生一起经历的这些“差差”,真的不是隔阂,而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它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于自己的视角,学会了欣赏另一种美丽。正是在这种时而并肩、时而碰撞的过程中,我们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包容。这幅池州同窗共绘成长画卷还在继续,笔墨未干,精彩待续。未来的路上,肯定还会有新的“差差”出现,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都已明白,差异本身,就是让这幅画卷变得斑斓绚丽的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