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那里有站小巷,井冈山站旁巷弄位置
井冈山那里有站小巷
说来也巧,上次去井冈山,朋友在电话里急匆匆地说:“你到了车站别乱走,就在出站口右手边那条小巷子等我!” 我拖着行李走出井冈山站,午后的阳光洒在广场上,抬眼就看到了朋友说的那条巷子。巷口窄窄的,两侧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晾衣绳上挂着各色衣服,在风里轻轻晃着。
这条小巷其实没有正式的名字。本地人习惯叫它“站旁巷”,听着特别直白。青石板路面被磨得发亮,墙角探出几丛野草,绿得鲜亮。往里走几步,就能闻到油炸果子的香味,原来是个阿姨支着个小摊,锅里正滋滋作响。她抬头看见我,笑着问:“刚下火车吧?来个韭菜盒子垫垫肚子?”那口带着赣西腔的普通话,听着特别温暖。
我注意到巷子深处有家老式理发店,红白蓝叁色的转筒慢悠悠地转着。老师傅正给一位大爷剃头,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今年的收成。再往里,是家五金杂货铺,扳手、铁丝、灯泡摆得满满当当,老板坐在门口修着自行车。这条巷子就像个小世界,衣食住行样样俱全,虽然简陋,却处处透着生活的气息。
朋友后来告诉我,这条站旁巷弄位置很特别,正好在车站和居民区的交界处。叁十多年前车站刚建好时,第一批搬来的职工家属就在这里安了家。后来人渐渐多了,巷子里的生意也就跟着做起来了。卖早点的、开小卖部的、修鞋的,都是老街坊。谁家孩子考学,谁家老人过寿,整条巷子的人都知道。
站在巷子里往外看,能看见车站新建的候车大厅,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但一转身,巷子里的时光好像走得慢些。傍晚时分,家家飘出炒菜的香味,孩子们在巷子里追跑打闹,老人家摇着蒲扇坐在门口乘凉。车站里人来人往,脚步匆匆,而这条巷子却安静地守在一旁,像个慈祥的长者,看着一代又一代人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
我突然想到,或许每条这样的巷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不在地图上标注,却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深深的印记。就像这条井冈山站旁巷弄,它不仅仅是条通道,更承载着许多人的日常和回忆。那些温暖的问候,那些熟悉的味道,那些琐碎的交谈,都让这条普通的巷子变得与众不同。
夕阳西下时,我离开巷子往回走。回头望去,巷口的灯光已经亮起,昏黄的光晕笼罩着青石板路。那个卖韭菜盒子的阿姨正在收摊,看见我路过,还笑着摆了摆手。这个画面至今还印在我脑海里——那条安静的巷子,那些温暖的人,还有那份独属于井冈山站旁的生活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