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初中生一小时50元,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
最近在小区公告栏看到一张手写广告,上面用蓝色水笔工工整地写着:"胶南初中生一小时50元"。旁边还贴着几张打印的"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的宣传单。这两行字让我站在那儿发了会儿呆,现在的家长可真舍得花钱啊。
隔壁楼的李姐上个月就给初叁的儿子请了这么个家教。她跟我说,那孩子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教得挺认真。"五十块一小时,说贵吧,确实肉疼。可你说我能怎么办?孩子数学老在及格线徘徊,我们当家长的又不会教。"她叹了口气,"现在请大学生家教都这个价,听说有经验的老师更贵。"
这笔账该怎么算
我琢磨着,要是每周补两次课,一个月就得小一千块。这对普通家庭来说,真不是个小数目。可转念一想,要是孩子成绩上去了,考个好高中,将来能省下择校费,那现在这笔投入好像又很值。这种矛盾心理,估计很多家长都深有体会。
记得我们小时候哪有什么家教,作业不会做就第二天去问老师。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教育资源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家长们的焦虑也越来越重。有时候我在想,这种焦虑是不是也会传染给孩子?他们会不会觉得,爸妈花这么多钱请家教,自己要是学不好就太对不起父母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的大学生也确实不容易。我认识的一个大叁学生,每周要赶叁个家教,就为了挣生活费。"胶南初中生一小时50元"这个价位,在他们圈子里算是正常价。他说每次备课都得花不少时间,毕竟要对得起家长付的钱。
前两天在菜市场碰到王阿姨,她家孩子去年请过家教,成绩确实提高了二十多分。但她悄悄跟我说,不是所有家教都靠谱,她之前换过两个才找到合适的。"有的大学生自己学得好,但不会教,光顾着自己解题,孩子根本听不懂。"
看来啊,光是看"学生家教一小时50元"这个价格还不够,关键得看合不合适。有的孩子需要严厉点的老师,有的则需要耐心细致的。这就跟买鞋似的,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现在很多家长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学习。有时候我感觉,他们不是在给孩子找家教,而是在找一个心安。毕竟现在竞争这么激烈,谁都不想因为自己没尽力而后悔。这种心情,应该都能理解吧。
不过我也见过一些孩子,补课补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周六日上午补数学,下午补英语,晚上还要练琴。这么连轴转,别说孩子了,大人都受不了。学习这东西,是不是也得讲究个劳逸结合?
说到请家教,还有个现象挺有趣——越是学习好的孩子,家长越爱给他们请家教。按理说成绩已经不错了,为什么还要加码?后来我想明白了,这可能就像跑步,领先的人反而更怕被追上。
教育这件事,真的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家庭情况不同,每个孩子性格也不同。有的适合请家教,有的可能更需要家长的陪伴;有的需要强化辅导,有的可能只是缺了点学习方法。说到底,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傍晚散步时,又看到公告栏上那些家教广告在风中轻轻晃动。"胶南初中生一小时50元"这几个字在夕阳下有些模糊了。我在想,明年的这个时候,这些广告会不会变成"一小时六十"?而那时,又有多少家长会为这个新价格纠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