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小巷子里150的爱情,老街深处150元的情缘

发布时间:2025-11-04 03:37:52 来源:原创内容

南阳市中心的老街拐进去,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巷口修鞋的老张头说,这条巷子比他爷爷的年纪还大。我常来这里买早餐,直到有天注意到巷尾总坐着个梳麻花辫的姑娘。

她面前摆着个小木箱,里头整齐排列着手工香囊。最便宜的那种,正好150元。“贵了点吧?”我第一次问价时直咧嘴。她也不恼,眼睛弯成月牙:“这里头装着整条巷子的桂花香呢。”

香囊里的旧时光

后来我才知道,每个香囊都缝着巷子里一个故事。她说这条巷子住过152户人家,现在只剩叁十来户老人了。150这个数字,是她外婆定的价。“外婆说,从前巷子里谁家办喜事,凑份子钱都是150元,刚好够置办一桌酒席。”

150元的爱情,在这个时代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她说,她父母就是在巷子里认识的,当年她爸全部家当就是150元。两人在巷口摆了叁天茶水摊,赚够了去领证的路费。

有次暴雨,我躲到她屋檐下。她正缝香囊,针脚密密的。“现在谁还买这个啊?”我忍不住问。她线头咬得利索:“总会有人懂的。就像巷子口那家理发店,剃头还是十块钱,老师傅说不是钱的事。”

150元能买什么

说实话,现在150元能干啥?商场里吃顿饭都不够。可在这巷子里,150元能听见敲打青石板的梆子声,能闻见几十年不变的桂花香,能看见傍晚家家门口的小马扎。

那姑娘的香囊我最终买了一个。挂在车里,香了整个夏天。有回拉顺风车,乘客突然说这味道让她想起小时候。她说她奶奶也住这样的巷子,每天下午喊她回家吃饭。

再后来我去巷子,发现姑娘在教孩子们做香囊。材料费刚好每人150,她说要让这些孩子记住这条巷子的味道。有个胖乎乎的小男孩做得特别认真,说他奶奶总念叨老巷子要拆了。

巷子确实要改造了,通知贴在巷口的电线杆上。老人们聚在槐树下议论,说补偿款够买新楼房了。可修鞋的老张头嘟囔:“我这修鞋摊搬进写字楼,像话吗?”

昨天路过,看见那姑娘的香囊摊前围了好多人。都是以前住这巷子的,听说要改造,特意回来买香囊留念。她忙得额头汗津津的,却笑得特别亮堂。

我突然明白了,这150元的爱情,爱的哪是钱啊。是爱这条巷子百年来的人情味儿,爱青石板上斑驳的光影,爱傍晚时分家家飘出的饭香。这些,哪里是拆迁补偿款能算得清的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