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快餐品茶工作室,高州茶餐快餐服务坊
这几天路过城南,总能看到"高州快餐品茶工作室"的招牌在夜色里亮着。说来也巧,昨天碰见老街坊老陈从里面出来,手里还提着两份蒸饭。"这地方真是解决了咱们打工人的吃饭难题啊。"他笑着指了指身后,"既能填饱肚子又能喝口热茶,比窝在工棚啃冷馒头强多了"。?
舌尖上的双倍温暖
推开玻璃门,最先感受到的是扑鼻的饭香混着茶香。靠窗的卡座里,几个建筑工人正捧着排骨饭吃得香,手边的茶杯飘着热气。"我们这的招牌就是快而不糙。"店主张师傅擦着额头的汗说,"盒饭都是现炒的,茶叶也不用碎末充数"。他顺手翻开菜单指给我看,十八块的套餐竟包含两荤一素,还配了整壶凤凰单丛。
常来的李姐在附近商场做保洁,她习惯每天中午带饭盒来打饭。"别家的快餐吃完总觉得油腻,这儿不同。"她掀开茶杯盖闻了闻,"吃完喝两杯热茶,胃里舒坦,下午干活都有精神"。说话间又进来几个穿工装的熟客,不用开口店员就开始装饭——排骨多打些,青菜要脆口的,茶要浓点儿。
角落的微波炉叮咚作响,外卖骑手小王趁着等单的工夫,急匆匆灌了半杯茶。"这高州茶餐快餐服务坊啊,最妙的是全天候热水供应。"他晃了晃自带的枸杞罐,"比便利店接水还方便,老板从不嫌我们占位置"。?
茶香里的市井人情
暮色渐浓时,店里反倒更热闹了。送完货的货车司机老赵熟门熟路地坐到老位置,从保温桶里掏出自带的卤味。"来壶普洱刮刮油。"他招呼新来的服务员,"记得用那个深色陶壶"。墙上的电视正放着粤剧,他跟着哼唱的手指在桌面上打拍子,茶杯里的涟漪一圈圈荡开。
张师傅闲暇时爱琢磨茶饭搭配。发现工人们夏天容易上火,就在套餐里加了菊花茶;冬天则换成姜茶驱寒。"快餐店千千万,但我们高州快餐品茶工作室得有点不一样。"他擦拭着茶海上的水痕,"让大伙儿花快餐的钱,享受茶馆的舒坦"。?
最近店里多了个暖心变化:收银台旁摆了共享茶罐,熟客可以存自己的茶叶。穿西装的地产经纪存了铁观音,送快递的小哥存了绿茶,还有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存了茉莉花茶。"每次看到他们打开专属茶罐时满足的表情,我就觉得这店开对了。"张师傅说着,往我的杯里续了道热水。
夜渐深了,外卖订单的提示音还在此起彼伏。?玻璃窗上凝结的水汽朦朦胧胧映着街灯,也映着那些捧着饭碗、握着茶杯的身影。或许真正的市井烟火,就藏在这饭菜与茶汤交融的暖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