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小巷深处两百元的温情

发布时间:2025-11-03 09:32:28 来源:原创内容

那条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阿婆坐在自家门口拣豆芽,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唱着粤剧。我就是在这么个地方,听说了老陈和梅姐的事。

老陈的修鞋摊摆在巷子拐角,梅姐在对面租了个小门面卖云吞。每天清早,老陈出摊时总会多生一炉火,把那把擦得锃亮的铜壶坐上去。等梅姐掀开卷帘门,正好能喝上口热茶。这习惯坚持了十年,比结婚证还牢靠。

两百块钱的开始

说起他们的缘分,还真就始于两百块钱。那会儿梅姐刚离了婚,带着女儿搬来巷子。前夫欠了债,追债的天天堵门。有个混混特别过分,非要梅姐拿两百块“保护费”。老陈正好收摊路过,默默从裤兜里掏出个塑料袋,里面全是零钱。“我这儿有”,他就说了叁个字,把皱巴巴的纸币塞给那人。

梅姐后来总说,老陈递钱时手在发抖。这个平时连碗牛杂都舍不得吃的男人,竟把半个月挣的钱都掏出去了。她问老陈为啥要帮,老陈憋了半天才说:“看你蹲在门口给孩子补书包,像我娘从前那样。”

打那以后,梅姐每天给老陈留碗云吞,老陈偶尔带块布料让梅姐做件衣裳。巷子里的人都笑他们,说这两百块钱的债,怕是这辈子都算不清了。

他们的日子过得细水长流。老陈会给梅姐的女儿修书包带子,梅姐记得老陈不吃香菜。有回老陈发烧,梅姐直接在修鞋摊旁支了个小桌包云吞,说这样方便照应。傍晚收工时,两人推着各自的推车并排走,斜阳把影子拉得老长。

去年梅姐女儿考上大学,学费还差些。老陈悄悄取了所有积蓄放在梅姐案板上,用那把他常擦的铜壶压着。梅姐这次没推辞,只是在老陈的搪瓷缸里多放了两个茶叶蛋。

巷子口新开了家奶茶店,小年轻们喜欢在门口拍照。他们看不懂老陈和梅姐之间的情分,觉得既不浪漫也不刺激。有次听见个小姑娘说:“这种柴米油盐的,算什么爱情啊。” 阿婆听见了,慢悠悠回了一句:“你们那些奶茶甜得很,解不了渴的。”

如今我每次路过那条巷子,总能看到老陈鞋摊旁摆着张小木桌,梅姐在那上面包云吞。铜壶冒着热气,收音机还是咿咿呀呀的。偶尔有麻雀飞下来啄食地上的饭粒,两人就相视一笑。

这罗定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就像老陈补鞋时用的麻线,一针一针,细细密密地把两个半辈子吃过苦的人缝在了一起。而小巷深处两百元的温情,经过日升月落的打磨,早已变成了无价之宝。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