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火车站小巷子,邻近的青铜峡站小街巷

发布时间:2025-11-02 17:26:31 来源:原创内容

站在青铜峡火车站出口,我忽然不想直接去坐公交。旁边那条小巷子像是有种说不清的吸引力,青灰色墙根下几只麻雀跳来跳去,有个大爷正慢悠悠踩着叁轮车从巷口经过。

巷子不宽,两边是些老式平房,偶尔能看见砖墙上还留着上世纪的白漆标语。越往里走越安静,火车站那边的喧闹像是被滤掉了似的。墙角堆着几个陶土花盆,里头的月季开得正艳,花瓣上还挂着水珠,想必是清晨刚浇过水。

飘着饭香的老院子

前面有个敞着门的院子,飘出炒辣椒的香味。门口竹椅上坐着个织毛衣的大婶,她见我张望,笑着指指巷子深处:“再走百来步,有家豆腐脑,咱们这儿的人都爱那口。”她的方言带着本地特有的拖音,听着像在唱歌。

顺着她指的方向,我果然找到了那个小摊。蓝布篷子底下,老板娘正用木勺舀着豆腐脑。她说自己在这条邻近的青铜峡站小街巷住了叁十多年,“以前火车站还没扩建时,这儿更热闹呢,南来北往的人都爱来巷子里歇个脚”。

豆腐脑确实嫩滑,配上她家自制的辣椒酱,吃得额头微微冒汗。这时有个穿铁路制服的大哥过来打包两份,说是带给值班的同事。老板娘一边熟练地打包,一边叮嘱:“趁热吃,凉了味儿就不对了。”

隔壁五金店的收音机里正放着秦腔,咿咿呀呀的唱腔在巷子里回荡。店老板跟着调子轻轻敲击柜台,手边还泡着一缸浓茶。这条青铜峡火车站小巷子,仿佛有自己的呼吸节奏,不紧不慢的。

再往前,巷子渐渐宽了些,出现个小岔路口。左边继续通向居民区,右边能瞥见火车站候车厅的玻璃窗。几个孩子正在空地上踢毽子,毽子上的彩色羽毛在空中划出弧线。他们数数的声音格外清脆,惊动了电线杆上打盹的猫。

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第一次在这里转车的经历。那时巷子口还有个卖糖油饼的推车,现做现卖,总是排着队。可惜现在看不到了,倒是多了两家快递代收点,门口堆着大大小小的包裹。

太阳渐渐西斜,把巷子里的影子拉得老长。该去赶车了,我顺着原路往回走。又经过那个织毛衣的大婶家门口,她还在老位置,毛衣已经织好半只袖子。见我经过,她抬头笑了笑,像是早就知道我会从这个方向回来。

走出巷口时,火车站正好响起列车进站的广播。回头看看这条邻近的青铜峡站小街巷,它就像个安静的旁观者,日复一日地看着旅客来了又走,而它自己始终保持着那份从容。或许下回转车时,我还会再来走走,尝尝豆腐脑,听听秦腔,感受这份藏在车站旁的市井温度。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