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阜阳小巷情缘何处寻

发布时间:2025-11-03 04:14:18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的阳光特别好,我骑着电动车拐进舅公住的巷子。墙头探出几枝石榴花,红艳艳的,在风里轻轻晃着。巷口修鞋的老张正和邻居下象棋,棋盘啪嗒啪嗒响。这巷子我走了二十年,闭着眼睛都能摸到每块砖头的纹路。

舅公坐在藤椅里听戏,收音机咿咿呀呀唱着《天仙配》。他突然关掉收音机,眯着眼睛问我:“你说,这阜阳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呢?”我愣了一下,没想到八十岁的老人会问这个。

青石板上留下的脚印

他指着对面那扇绿漆木门:“以前你奶奶家就在那儿。1962年夏天,我每天傍晚都靠在门框上,等她从纺织厂下班。她辫子上扎着红头绳,走起路来一甩一甩的。”舅公的手在空气里比划着,“巷子窄,她经过时,我的袖子会蹭到她的袖子。就那一下,够我高兴半宿。”

巷子深处传来煎鱼的香味,谁家孩子在哭,然后又笑了。这些声音把舅公的话衬得特别清晰:“后来她嫁到城南,我再也没见过。可每次走到那扇门前,还是觉得她就该从那儿走出来,挎着布包,笑着问‘你在这儿傻站着干啥’。”

我忽然明白了,阜阳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它不是个需要寻找答案的问题。它就在这些老地方静静待着,在每扇斑驳的木门后面,在每块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上。

巷子西头有家开了叁十年的理发店,老板娘总在抱怨老板不浪漫,可每天下午四点准时给他泡茶。茶叶是信阳毛尖,老板就爱这一口。他们女儿去年考上大学走了,两口子还是那样,一个剪头,一个扫地,偶尔拌嘴,转眼又好了。

再往里走,能看到小陈老师的家。她师范毕业分配到这儿,教了二十年书。丈夫在工地摔伤腿后,她每天放学赶回来做饭,然后推着轮椅带他逛巷子。傍晚的巷子特别好看,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紧紧挨着。

这些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候,夏天巷子里摆满竹床,大人们摇着蒲扇聊天,我们这群孩子追来追去。那时候不懂什么叫爱情,可现在回想,爱可能就藏在那样的寻常日子里——藏在井水冰镇的西瓜里,藏在邻居端来的一碗饺子里,藏在谁家夫妻为琐事吵架后又悄悄和好的眼神里。

巷子要改造的消息传了半年,舅公他们这些老住户最近常聚在巷口榕树下聊天。说的都是过去的事,哪家娶媳妇摆了多少桌,哪家孩子考学放了多久鞭炮。他们记得每件喜事发生的具体位置,就像在心里画了张地图。

我突然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温柔——它让人停下匆忙的脚步,仔细看看这些被忽略的角落。其实答案早就摆在那里,在清晨一起买菜的老人家挽着的手腕上,在晚饭后并肩散步的夫妻慢慢晃动的影子里,在谁家窗口飘出的葱花爆锅的香气中。

傍晚离开时,修鞋的老张正在收摊。他小心地把工具一样样装进木箱,旁边坐着的老伴伸手帮他扶住箱子。这个动作他们可能重复了四十年。我骑出很远回头,还能看见他俩慢慢收拾的身影,在渐暗的天色里显得特别安稳。

电动车拐出巷口,舅公的话还在耳边。我想明天再来,带点他爱吃的蜜叁刀,听他讲讲巷子里其他的故事。这些故事普通得就像巷子本身的砖瓦,可仔细听,能听见时光流动的声音,还有藏在砖缝里的,那些不曾说出口的深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