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附近街巷两百元一回

发布时间:2025-11-02 08:53:52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路过北海火车站,朋友突然用胳膊肘碰了碰我,压低声音说:“看见右边那条巷子没?听说里头有点名堂。”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是条不起眼的小巷,电线在旧楼之间缠成乱麻,几个男人站在巷口抽烟。

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肩,墙皮剥落得厉害,露出里头灰扑扑的水泥。走着走着,有个穿花衬衫的大姐凑过来,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小妹,要歇脚吗?两百。”我愣了一下,她才补充道:“按次的,放心。”我摇摇头,她也不纠缠,转身寻找下一个目标。

越往里走,这样的询问越多。有个蹲在门槛上的老汉直接朝我们喊:“两位,里头有地方,便宜!”朋友问他多少钱,他伸出两根手指:“两百,一次。”说完朝巷子深处努努嘴。这价格倒是统一,就像提前商量好的。

巷子深处的光影

再往里走,景象不太一样了。霓虹灯招牌亮起来,发廊的旋转灯柱转得人眼花。玻璃门后面坐着几个年轻女孩,玩手机的,补妆的,偶尔抬头往街上看一眼。那种眼神我很熟悉——既在等待什么,又在放空自己。

有个穿牛仔短裙的姑娘主动搭话:“哥,洗头不?”没等回答就接着说:“全套两百,包你舒服。”她说这话时语气平平板板,像在背诵课文。我想问她每天要说多少遍这句话,但最终还是没开口。

巷子拐角处,两个男人在讨价还价。“上次不是一百八吗?”“大哥,现在都这个价了,这条巷子都这个价。”其中一人掏出钱包,另一人指向二楼某个挂着帘子的窗户。这一幕让我想起菜市场买菜的日常,只是交易的内容完全不同。

天色渐暗,路灯一盏盏亮起。我发现这些巷子虽然杂乱,却自有一套规矩。站街的不会走进店铺的势力范围,拉客的也只在自家门口活动。这种默契,大概是长时间形成的生存智慧。

即将走出巷子时,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些模糊的人影还在光影交界处晃动着,等待下一个顾客,完成下一次两百元的交易。而火车站方向,又一列火车到站了,广播声隐隐传来。这条巷子的生意,大概会和抵达北海的列车一样,继续循环下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