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阿克苏男人常去的街巷
要说阿克苏男人下班后爱往哪儿钻,还真得提提那些不起眼的小巷子。这些巷子藏在繁华大街背后,窄得勉强能过一辆叁轮车,墙皮有些斑驳,可走进去就像进了另一个世界。
巷子口老陈家烤包子铺的馕坑,天不亮就飘起带着孜然香的白烟。下午五六点光景,总能看见几个穿着工装的男人站在摊前,也不急着催,就慢悠悠地等那一炉黄澄澄的包子出炉。“老陈,今天肉馅肥瘦咋样?”“放心,早市挑的前腿肉。”简单几句闲聊,烤包子用报纸一包,烫得左手倒右手,那满足劲儿就像捡了宝。
巷子里的老手艺
再往里走十来米,阿布拉的理发店窄得只能放下一把转椅。没霓虹灯招牌,门口就挂个红白蓝叁色转筒。老师傅手里推子嗡嗡响,旁边等着的人也不玩手机,就看着街坊下象棋。这里剪头发只要二十块,但剪得特别仔细,鬓角怎么收,头顶怎么打薄,都依着你的头型来。理完发照照镜子,整个人精神不少。
巷子中间有棵老桑树,树下总聚着几个人。卖酸奶的艾山每天准时出现,叁轮车上装着自家发酵的酸奶,表面结着厚厚的奶皮子。过路的熟人掀开纱布瞧一眼:“今天这盆发酵得好!”然后拎走两碗。也有人就站着喝,喝完把陶碗还回去,擦擦嘴闲聊几句才离开。
这些巷子不像新修的步行街那么整齐划一,地面是踩实了的土路,墙角偶尔冒出几丛杂草。可就在这略显凌乱的环境里,你能闻到生活的气息——谁家在做拉条子,哪户在炖羊肉,味道从半开的院门里溜出来,勾得人走不动道。
王师傅在巷尾修了二十年鞋,他的小摊只有一张矮凳、一个工具箱。附近的男人都爱把穿坏的皮鞋拎过来,看他穿针引线。等待的时候,几个人蹲在路边,聊聊孩子升学,说说工作上的烦心事。在这没人笑话你的皮鞋旧,反而觉得会过日子。
天色暗下来,巷子反而更热闹了。烤肉摊的炭火红彤彤的,买买提一边翻动着肉串,一边和熟客打招呼:“老规矩,五串瘦的?”有人拎着啤酒过来,找个台阶坐下,就着烤肉喝两口。路灯昏黄,人影拉得老长,在这里不用讲究坐姿,怎么舒服怎么来。
这些看似普通的阿克苏男人常去的街巷,其实藏着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片段。在这里,他们不再是某个单位的员工、某个孩子的父亲,就只是街坊邻居,是可以暂时放下担子的普通人。巷子不宽,却装得下整日的疲惫;铺面不大,却能找到熟悉的滋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城市越建越新,他们还是喜欢往这些老街巷里钻——在这儿,能找到扎根于这片土地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