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50元一次女农民工到哪找,附近临时工日结招聘
这几天路过劳务市场,总能看见不少姐妹蹲在路边等活儿。有个大姐边啃馒头边念叨:“今天要是再接不到单,连房租都交不上了。”她脚边的硬纸板上歪歪扭扭写着“水泥抹灰、拆墙搬运”,可过往的包工头大多只是瞥一眼就走了。
突然有人扯着嗓子问:“凯里西站招临时卸货的,日结150,现在能走的举手!”哗啦啦站起二十多人,那场面看得人鼻子发酸。有个穿褪色工装的大姐挤得太急,布袋里滚出半瓶咸菜,也顾不上捡,嘴里反复确认:“真是下班就给钱?不用压叁天吧?”
用工信息哪里寻
其实要找靠谱的临时工,得学会绕开那些黑中介。建筑队老陈跟我说,他们招混凝土工从来不在网上发广告,都是直接在老乡群里喊话。“昨天还有个凯里的妹子问我,50块一天的工作要不要去,我直接劝住了——这价钱在菜市场搬洋葱都不止啊!”
菜市场南门有个布告栏挺管用,红纸黑字贴着海鲜摊招搬运工的消息。卖豆腐的阿婆热心地指给几个找活的妇女看:“凌晨四点来,干叁小时给八十,虽然累点但现钱结账。”穿蓝格子上衣的大姐攥着记电话的纸条,眼里终于有了点亮光。
现在有些手机小程序也挺方便,不过要认准带“官方认证”字样的。上周建材城招瓷砖分包,日结200还管午饭,消息发出来十分钟就招满了。负责招工的李经理翻着报名名单感叹:“都是四五十岁的嫂子,你说她们要是早看见这消息,何必去碰那些不靠谱的活儿?”
谨防招工陷阱
劳务市场拐角经常聚着些发小卡片的,上次有个戴金链子的男人说招酒店保洁,时薪给得特别高。跟着去的王婶回来直拍大腿:“让先交500押金买工服,结果带到地方根本没人!”这种事儿听得多了,姐妹们都学会互相提醒:但凡让先掏钱的,转身就走别犹豫。
开发区那家电子厂最近倒是在正经招工。招工启事贴在厂门口蓝底公告栏,明码标价流水线检测员日结180,宿舍还带空调。就是要求会认字母,害得几个大姐晚上凑在路灯下互相考英文字母,看着又心酸又温暖。
我见过最实在的是五金批发市场的张老板。他每次招临时工都在店门口支个黑板,用粉笔写明工作内容:“搬运阀门箱,每箱2元,当天结算”。虽然单价不高,但总是围满人。他说得实在:“我这也是小本生意,但绝不会亏待出力气的。”
傍晚又下起小雨,劳务市场的人群渐渐散开。穿红雨衣的中介还在喊:“开发区餐厅招洗碗工,月休两天!”几个戴草帽的农妇围过去问具体情况,雨滴顺着草帽边缘往下淌。这时手机突然震了下,老乡群弹出新消息:“物流园急招夜班分拣,现结200”——希望她们能看见这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