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校园后巷品茶闲谈

发布时间:2025-11-05 02:37:01 来源:原创内容

傍晚五点四十分的下课铃刚响,林薇就拎着帆布包往教学楼后门走。石板路被夕阳镀成暖橙色,她熟练地绕过墙角那棵歪脖子槐树,空气里飘着若有似无的茶香——这是去后街喝茶的信号。

这条不足百米的小巷藏着叁家茶摊,最里间挂着靛蓝扎染门帘的那家是我们的老据点。老板娘总系着亚麻围裙,竹编茶盘里放着今天现烤的花生。“老位置给你们留着呢。”她掀开陶壶盖,白牡丹的甜香立刻涌了出来。

茶汤里的旧时光

其实刚开始我们也去前门的奶茶店,那些插着纸伞的冰饮甜得发腻。直到某天躲雨闯进这里,看老板娘演示如何让第一泡茶汤唤醒味蕾——你知道吗?她注水时手腕要抬高叁厘米,水柱正好在茶叶中间打起旋儿。

现在这成了宿舍的暗号。谁要是抱着书本站在槐树下张望,准是在等喝茶搭子。上周叁下暴雨,我们五六个人挤在茶摊里烘干裤脚,小圆桌上同时放着刑法笔记和喝到一半的漳平水仙。

茶摊的常客还有几位学姐。毕了业的那位总爱点凤凰单丛,说这味道像她实习公司的茶水间。但她说公司饮水机的热水器永远差两度,泡不出这样舒展的叶片。

有时候觉得,后街喝茶这事儿像某种缓冲带。前门对着车水马龙,后街却只有晾着衬衫的居民楼。茶汤从紫砂壶嘴落进品杯时,连隔壁桌打扑克的声响都自动虚化成背景音。

记得去年冬至那晚,我们在这儿温着陈皮普洱等期末成绩。阿颖突然用茶匙敲杯沿:“你们听——” 巷口飘来烤红薯的叫卖声,混着茶海倒水的淅沥,竟像首混搭版的冬日协奏曲。

现在每次闻到烧水壶喷出的白雾,都会想起那个结着霜花的窗玻璃。茶渣倒在竹篓里堆成小山,老板娘说这能拿去做枕头芯,保准梦见的都是青翠山峦。

或许十年后再回想,钦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时光,大概会成为青春记忆里最温润的注脚。那些在茶香中交换过的秘密,随着每一次续杯,都沉淀成了更醇厚的东西。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