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东莞十八式价格表公开,当地服务费用详情一览
前两天路过老街茶馆,听见几位老师傅在聊个旧的老手艺。有个老师傅突然压低声音说了句“东莞十八式”,旁边几位都露出心照不宣的表情。我这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这不,特意找几位老师傅喝了几天茶,总算把这事弄明白了。
原来啊,这个旧东莞十八式根本不是什么神秘功夫,而是老一辈工匠总结的十八种金属雕刻技法。个旧不是锡都嘛,从明清时期开始,这里的工匠就在金属器皿上雕刻纹样,慢慢形成了这套独特的技艺体系。
手艺人的看家本领
老师傅边说边比划:“最简单的叫‘单线描’,就像用刻刀在金属上画画。最难的是‘立体镂’,要把图案雕得层层迭迭,栩栩如生。”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光工具就有叁十多种,平口刀、圆口刀、斜口刀...每种刀用法都不一样。”
说到价格,老师傅笑了:“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定制一个锡茶叶罐,简单纹样叁五百,要是复杂的花鸟图案,得上千块。”他指着茶馆墙上的锡画,“那种大型作品,没万把块钱下不来。毕竟雕一件就得花个把月,这可是慢工出细活。”
我在老工艺坊看到位四十来岁的师傅,他正在雕个锡茶盘。“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学这个了。”他头也不抬地说,“但这两年倒是有人专门来找传统工艺品的,说是比机器做的有味道。”
这话倒是提醒了我。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反而让人更怀念这些手工制作的东西。有个从昆明来的顾客说,他专门来个旧定做锡器,就是看中了这份手艺的温度。“机器压出来的花纹千篇一律,手工雕刻的每个都不一样,这多有意思。”
工艺坊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最近在整理这份个旧东莞十八式价格表,就是想让顾客明白传统手艺的价值所在。“不是我们收费高,而是这门技艺确实需要时间和心血。”
看着老师傅专注雕刻的样子,我突然觉得,这份价格表背后,其实是一代代手艺人的坚守。他们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把时光雕刻成艺术品,把平凡金属变成了传世宝贝。
现在要是你去个旧的老街转转,说不定还能听到雕刻声。那声音清脆悦耳,像是在讲述着这座锡都的老故事,也像是在为传统工艺的未来敲响希望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