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同城饮茶,宝鸡本地品茶相约
宝鸡这地方啊,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要找几个能静下心来喝茶聊天的地方,还真得花点心思。前两天路过人民公园,看见几个老大爷在凉亭里下棋,旁边的搪瓷杯冒着热气,突然就想起小时候爷爷带我去茶馆听秦腔的日子。
现在年轻人约见面,动不动就是咖啡馆、奶茶店,其实要说聊天谈事,还是茶馆最舒服。金台观旁边的几家茶室就挺不错,木桌椅坐着不硌人,服务员添水也勤快。我常去的那家,老板还留着老式蜂窝煤炉子煨枣茶,冬天进门先喝一碗,整个人都暖烘烘的。
城南城北都有好去处
经二路那片的现代茶空间最近挺火,但要说地道的宝鸡同城饮茶,还得往老巷子里钻。有次在陈仓老街拐角碰上家夫妻店,茶叶就装在竹篾筐里任人选,老板边泡茶边教我们看茶汤颜色。那天本来约谈事情,结果光听老板讲茶叶故事就听了半下午。
要说宝鸡本地品茶相约最妙的是什么?大概是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手机搁桌上响就让它响,壶里的水正咕嘟咕嘟冒着泡,对面的朋友把瓜子嗑得咔咔响,这种松弛感在别处还真不好找。
记得去年冬至,我们五六个老同学约在石鼓阁附近的茶楼。窗外飘着雪片子,屋里炭火烧得正旺,不知道谁说起上学时的糗事,笑得茶壶盖都在抖。这种热乎乎的烟火气,可比端着咖啡杯装精致实在多了。
现在有些新式茶坊也挺有意思,把西府皮影元素融进了装修里。不过我最惦记的,还是中山路那家开了叁十年的老馆子。他家的泾阳茯茶总带着淡淡的药香,配着老板自家晒的柿饼,坐在二楼能看见整条街的梧桐树影。
其实在宝鸡找人喝茶,根本不用特意挑地方。有时候下班路过菜市场,看见相熟的水果摊主正在泡高末,顺手搬个小马扎坐下就能聊半天。这种随时能坐下喝口茶的自在,大概就是这座城市的温度吧。
最近发现年轻人也爱上茶馆了,上周去高新大道那边,看见几个穿汉服的姑娘在茶室里拍视频。她们把盖碗茶喝出了新花样,倒是让传统的宝鸡同城饮茶变得活泼起来。
要说在宝鸡约茶最舒心的一次,是前阵子在渭河边上。朋友带了便携茶具,我们就在柳树底下支开小桌。河水哗啦啦地响,茶香混着青草味,偶尔有白鹭从滩涂上飞过。这样的午后,给个局长当都不换。
明天又约了老张去喝茶,他说发现桥南新开了家店,老板是武夷山来的。你看,在宝鸡这座城里,总能遇见新的茶香,而旧时的茶味,也始终在那里等着你推门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