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琼海学生18岁每钟头50元

发布时间:2025-11-02 20:03:23 来源:原创内容

最近在琼海的朋友圈里,有个话题悄悄火了起来——有位18岁的学生,靠自己的本事一小时能挣50元。这事儿听着挺平常,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简单。

我第一次听说这事儿是在家门口的茶店里。几个街坊边喝老爸茶边闲聊,说现在的小年轻真厉害,不上班不打工,自己捣鼓点什么就能赚钱。“就是那个琼海18岁学生一小时50元嘛!”穿花衬衫的阿叔说得有鼻子有眼,“我家那小子要有人家一半能耐,我就不用天天发愁了。”

这钱到底怎么挣的?

说实在的,刚开始我也觉得纳闷。一个高中生,时间紧任务重,怎么就能一小时稳赚50块呢?后来打听了一圈才明白,原来这孩子是靠着给游客做周末向导。琼海这地方,别看是个小城,这两年来的游客真不少。博鳌亚洲论坛带火了这一带,潭门渔港的海鲜,中原镇的南洋风情,都是游客爱去的。

这孩子挺聪明,把课本里学到的地理历史知识和本地特色结合起来。比如带客人去潭门,不光看渔船,还能讲清楚南海渔场的变迁;逛中原老街,能说出哪些骑楼是清末建的,哪些是民国修的。这么一来,普通的观光就变成了深度游,客人自然愿意买单。

其实想想也挺有意思,现在很多人来旅游,已经不满足于拍个照打个卡了。他们想听故事,想了解当地真实的生活。这个琼海学生正好抓住了这个需求,把家乡变成了自己的“办公室”。

我认识的一个民宿老板说,这孩子特别靠谱,答应的事情从不掉链子。有时候客人临时改时间,他总能想办法协调。要是遇到刮风下雨,还会贴心地提醒客人带伞添衣。这么一来二去,口碑就传开了,找他的客人越来越多。

说到琼海学生18岁每钟头50元这个事,让我想起前几天在菜市场遇到的另一个学生。他在帮摊主开发微信小程序,让老顾客可以在线下单。“虽然现在挣得不多,”那孩子腼腆地笑,“但我觉得这是个锻炼机会。”看来,在琼海这样的地方,年轻人开始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

当然啦,这种赚钱方式也不是人人都能复制的。得对家乡特别了解,还得会沟通,能吃苦。听说那个学生为了准备讲解内容,没少往图书馆跑,还把爷爷奶奶都问烦了,就为了挖出些老故事。

现在正是暑假,走在琼海的街头,能看到不少年轻面孔在忙碌。有的在咖啡馆做兼职,有的在教小朋友游泳,还有的像我们说的这个学生一样,找到了自己的特色之路。看着他们,你会觉得这座小城充满了活力。

或许,重要的不是一小时能挣50元还是100元,而是年轻人开始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老街、渔港、红树林,在他们眼里都变成了可以挖掘的宝藏。

傍晚时分,我经常看到那个学生在万泉河边上给游客讲解。夕阳照在河面上,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单薄,但讲解起来特别认真。客人们频频点头,时不时掏出手机拍照。这样的场景,让人忍不住微笑。

生活在这个时代真好,年轻人有太多可能性。只要肯动脑筋,愿意付出,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就像这个琼海学生,把对家乡的热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能力,这或许比赚钱本身更有意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