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一百元
那天晚上在丽江古城闲逛,青石板路被雨水淋得发亮,两侧的酒吧传来断断续续的民谣。我掏出手机打发时间,微信上突然跳出个好友申请,备注写着"陪游两小时一百元"。心里咯噔一下,这种消息在旅游城市还真常见。
翻看朋友圈才发现,对方是个穿着纳西族服饰的姑娘,照片背景都在狮子山、四方街这些地方。她说自己叫小和,本地人,专门带游客走那些旅行团不会去的小众路线。"不是导游,就是陪着你逛逛,讲讲真正的丽江。"她在语音里这么说道,声音带着点高原阳光的暖意。
遇见不一样的丽江
我们约在忠义市场门口见面。小和果然穿着那身靛蓝的纳西服饰,袖口绣着精致的星月纹样。"走,带你去看看本地人的早市。"她边说边领我钻进巷子,那里有卖鸡豆凉粉的阿婆,还有现场打酥油茶的大叔。"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一百元,很多游客觉得便宜,其实我们纳西人觉得,能把家乡的故事讲给外人听,这个价钱挺值当。"
她指着一处老宅子的悬鱼装饰说,那是用来辟火的。又带我看了叁眼井,解释上游喝水、中洗菜、下洗衣的古老智慧。这些细节,确实在导游书上看不到。路过卖东巴纸的店铺时,她教我认了几个象形文字,"山"字画得真像雪山,"水"字就是玉泉公园的泉水形状。
走到木府后门时,她突然说:"你知道吗?我们纳西有句老话,客人来了要当亲人待。现在用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一百元这种方式,虽然看着简单,但这份心意没变。"
不知不觉两小时过去了。告别时她送我自己做的纳西香包,里面装着雪山采的草药。"下次来丽江,带你去白沙古镇看真正的壁画。"她挥挥手,消失在四方街的人流里。我站在原地看着那个香包,忽然觉得,这一百元买到的,或许不只是两个小时的陪伴。
回到客栈,隔壁房间的广东游客正在抱怨跟团游的无趣。我看了眼手机里小和发来的消息,说明天可以带我去文海村看野花。窗外,古城的灯火明明灭灭,像极了那些在现代化浪潮里若隐若现的古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