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品茶海选工作室,合作品茶选拔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11-03 05:18:42 来源:原创内容

周末午后,我推开合作品茶海选工作室的玻璃门,一股清雅的茶香扑面而来。几个年轻人正围着长桌,小心翼翼地往白瓷杯里注入热水。穿亚麻衬衫的主理人陈师傅朝我点点头,继续指导着桌上的人:"注水要稳,手腕放松,就像写信封时那样自然。"

这里与其说是工作室,倒更像是个茶友俱乐部。每个月他们都会举办两叁次品鉴活动,每次都能吸引不少爱茶之人。有人是冲着学习茶道来的,有人单纯想找地方放松,还有些茶商带着自家新茶来请专业品鉴。陈师傅说,品茶不该是高高在上的仪式,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片段。

从工作室到工作坊的转变

有意思的是,他们最近在隔壁又开了个合作品茶选拔工作坊。我好奇地问陈师傅,这两处有什么不同?他笑着引我穿过连接两个空间的小门:"工作室侧重品鉴交流,工作坊则更专注茶叶选拔。好比先搭好舞台,再精心挑选演员。"

在工作坊这边,氛围明显更专业些。木质架子上整齐排列着上百个茶样罐,每个都详细标注着产地、年份和采摘时间。几位资深茶友正在对比叁种不同山头的普洱,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墙上的小黑板写着本月重点选拔的茶类——武夷岩茶。

"你知道吗?"陈师傅拿起一个青花瓷茶罐,"同样是大红袍,不同师傅做出来的风味能差出一个银河系。我们选拔工作坊要做的,就是从众多茶样中找出最打动人的那几款。"

选拔过程比想象中复杂。每个茶样都要经过叁轮品鉴,参与评选的除了专业师傅,还有像你我这样的普通茶友。陈师傅坚信,好茶应该既能经得起专业审视,也能让普通人喝出幸福感。

我记得上个月他们选拔出的冠军茶,是来自云南深山的一款古树普洱。发现这款茶的居然是个刚入门的年轻姑娘,她说这款茶让她想起外婆家的老院子。这个理由听起来很不"专业",却打动了所有人。或许,这就是合作品茶海选工作室最迷人的地方——给所有人的味觉记忆同等尊重。

来这里次数多了,我渐渐明白为什么这两个空间要并存。工作室是开放的舞台,欢迎每个对茶感兴趣的人;工作坊则是精加工的车间,专注提升茶的品质标准。两者相辅相成,就像茶的香气与回甘,缺了哪样都不完整。

现在每次路过这条街,我都会进来坐坐。有时候在工作坊参与选拔,有时候只是在工作室喝杯茶,和茶友们闲聊。陈师傅最近在筹划明前龙井的选拔活动,据说已经收到了二十多个茶样。看着他小心翼翼地调整评审标准,我突然理解了他常说的那句话:"茶如人生,需要细细品味,急不得。"

茶香还在空气中萦绕,窗外梧桐树的影子渐渐拉长。合作品茶海选工作室里,新一轮品鉴又要开始了。或许下次你来的时候,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那杯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