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阜新男性常逛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3 06:14:12 来源:原创内容

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前两天路过矿工街,碰见老邻居王大爷正拎着鸟笼子往胡同里走。我随口问了句:“这都啥年头了还遛鸟呢?”王大爷眯眼一笑:“你小子懂啥,这条巷子比你家岁数都大。”

要说阜新男人为啥爱往这些小巷子里钻,还真不是叁言两语能说清的。就拿红星胡同来说吧,巷口修车的老李在这儿摆了二十年摊。早上七点准时开张,总有叁五个老主顾蹲在马路牙子上,边看他补胎边唠嗑。车链子哗啦哗啦响,他们能从昨晚的球赛聊到孙子期末考试。?

巷子里的热闹劲儿

往深处走几步,剃头师傅老周的店面更热闹。十平米的小屋,墙上贴着九十年代的挂历。在这理发只要十五块,可老周能给你捎带半小时的龙门阵。谁家闺女出嫁了,哪条街新开了抻面馆,他门儿清。有时候客人躺在洗头椅上,听着他絮叨竟打起呼噜来。

再往里拐是个棋摊。水泥台面上画着楚河汉界,经常围着一圈人。下棋的沉思不语,看棋的倒急得抓耳挠腮。老刘头上周在这儿下棋,老伴来找他回家吃饭,他盯着棋盘直摆手:“别急别急,我这‘车’正要将军呢!”结果一着急,把“帅”当成“车”挪了位置,惹得大伙儿笑弯了腰。

这些巷子看着普通,可每个犄角旮旯都藏着故事。修鞋摊子旁边总蹲着几个等活儿的民工,他们用阜新方言聊着家长里短,偶尔爆发出爽朗的笑声。巷尾小卖部的老板娘记性特别好,谁家缺瓶酱油都是先赊账,月底发工资再结。

现在新建的小区越来越漂亮,可总觉得缺了点儿什么。也许缺的就是这种推开门就能聊上几句的热乎气。这些巷子就像老树的根须,把街坊四邻紧紧缠在一起。你说它破旧吧,可这份破旧里装着几代人的记忆。

前两天看见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在巷子里转悠,原来是在拍短视频。穿汉服的姑娘站在青砖墙前摆造型,老大爷们照样在旁边下棋,两不相扰。老巷子就这样静静地待着,既留着老阜新的味道,又看着新阜新慢慢长大。

王大爷那天最后说了句实在话:“高楼大厦里关上门谁认识谁?在这儿,刮风下雨都有人搭把手。”他拎着鸟笼慢悠悠往巷子深处走去,那只画眉鸟在笼子里跳得正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