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附近100块钱的爱情,百元情缘在丹江
丹江的水啊,就这么静静地流着,像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老码头石阶上蹲着个汉子,手里捏着皱巴巴的百元钞票,在夕照里泛着暖光。
“等个人。”他掸了掸烟灰,“说好一百块当信物,倒要看看谁来取。”
百元钞票的来历
这事儿得从半月前说起。他在下游捞浮柴时,捞起个密封玻璃瓶。瓶里除了这张百元钞,还有张字条:“谁捡着,来老码头碰个头。要是聊得来,这钱就当见面礼。”落款只画了只歪脖子水鸟。
街坊都笑他魔怔了。为张字条天天往码头跑,工地的活都耽误。可他总觉得,肯用一百块钱当引子的人,准有什么特别。
直到第五天黄昏,有个穿蓝布衫的姑娘蹲在他常坐的石阶旁,正往水里放纸船。她抬头看见他捏在手里的钞票,眼睛突然就亮了:“原来是你捡着了。”
纸船里的秘密
姑娘是库区移民,老家沉在水底七十米。她说奶奶当年嫁人,彩礼就是一百块钱。“那时候一百块能买叁转一响嘞。奶奶说钱多钱少不打紧,要紧的是舍得把全部家当都给你的心意。”
她每周都来放纸船,船上写着爷爷奶奶的故事。那些纸船顺着丹江飘远,她说这样沉在湖底的老街坊就都能看见了。
汉子听着听着,把钞票塞回她手里:“这钱该留给念想深的人。”姑娘却把钱撕成两半,一人留了半张:“凑整了才算缘分。另一半,等你愿意讲自己故事的时候再来换。”
后来他才知道,姑娘在镇上收留留守儿童办绘画班,孩子们都叫她“水鸟老师”。那只歪脖子水鸟,是孩子们给她画的标志。
现在他兜里揣着半张钞票,在等一次真正的百元情缘。不是这一百块钱有多值钱,是这份跨越时空的情谊,在丹江口闪着特别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