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品茶海选工作室,霍尔果斯品茶优选工作室
要说这几年霍尔果斯什么最火,除了边境贸易,可能就是这些名目繁多的品茶工作室了。走在开发区的大街上,时不时就能看到“品茶海选”这样的招牌。这不,前两天路过,就瞧见两家并排开着的店:一家叫“霍尔果斯品茶海选工作室”,另一家是“霍尔果斯品茶优选工作室”。光看这名字,就让人觉得里头有点门道。
心里琢磨着,这“海选”和“优选”,听起来像是一套流程的两个步骤似的。先进“海选”那家转了一圈,嚯,场面还真不小。几个大房间里摆满了茶架,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各种茶叶,从常见的普洱、铁观音,到一些没太听过名字的小众品类,看得人眼花缭乱。店员是个挺精神的小伙子,他说他们这儿就像是茶叶的“集散地”,天南地北的茶叶都能找着,客人来了可以先随便看,随便闻,就跟逛市场一样,先过过眼瘾。
从眼花缭乱到心头所好
在“海选”工作室里转悠了半天,手里捏了几种茶叶的小样,闻着都挺香,但真要决定买哪个,反而有点拿不定主意了。这时候,隔壁那家“霍尔果斯品茶优选工作室”就显得特别有吸引力了。
推门进去,感觉完全不一样。这里安静许多,布置得更像是个雅致的茶室。一位年纪稍长的师傅正在不紧不慢地冲泡着茶,看到我手里拿着从隔壁带过来的茶样,就笑着招招手,示意我坐下尝尝。他一边烫洗着茶具,一边慢悠悠地说:“茶叶多了是好事,但挑花了眼也是常事。我们这儿呢,就是帮您把觉得还不错的,再精挑细选一遍。”他接过我手里的一款普洱,看了看,闻了闻,又用热水那么一冲,顿时一股更醇厚的香气就飘了出来。“您看,同样是这个茶,用的水温和出汤时机不一样,这味道层次就差远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才有点回过味儿来。原来这“海选”和“优选”,虽然不是一家店,但还真像是一条龙服务。一个负责提供丰富的选择,让你大开眼界;另一个则帮你聚焦,从你初步看上的几款里,找到最对你胃口的那一个。这种模式,倒是挺聪明的。
在优选工作室里,老师傅又给我试了几种不同的冲泡方法,甚至还拿出同一种茶叶不同年份的来作比较。这么一折腾,我才算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品茶”,不光是喝个味道,还得看汤色、闻香气、感受回味。以前自己在家泡茶,简直就是牛饮,完全没体会到这些细微的差别。这也让我对霍尔果斯品茶海选工作室那种“广撒网”的模式有了新的认识——没有前面广泛的接触和比较,后面的“优选”恐怕也就少了些基础和乐趣。
那天下午,我最终在优选工作室买了两饼普洱。倒不是说海选工作室的茶不好,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在那边看到了大量的样品,心里才有了个大概的方向。而优选工作室的作用,就像是给这个模糊的方向装上了精准的导航,直接把我带到了目的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着,这种品茶的体验,或许也反映了我们现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吧。信息太多了,选择太多了,有时候,我们既需要“霍尔果斯品茶海选工作室”这样的地方去开阔视野,也需要“霍尔果斯品茶优选工作室”这样的指引来帮助我们做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