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学生约茶叁小时百元
这几天朋友圈里总刷到"普洱附近学生约100叁小时"的消息,刚开始还以为是啥新出的兼职活动,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大学生们组织的茶会。就在大学城边的茶室里,每逢周末就有学生凑在一起品茶聊天,人均百元能坐整整一下午。
上周末我也去凑了个热闹。茶室藏在教学楼后巷的梧桐树下,推门就闻到淡淡的茶香。几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正在茶台前忙碌,青花瓷盖碗里泡着今年的春茶。有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笑着说:"我们这儿不讲究繁文缛节,就是大家放松喝茶的地方。"
茶香里的青春时光
坐在我对面的是大叁的小林,他熟练地用茶夹分着茶杯。"最开始就是几个茶艺社的同学想找个地方练习,后来发现好多人都对茶文化感兴趣。"他边说边往公道杯里注入热水,"你看这杯普洱,茶汤清亮得像琥珀吧?其实泡茶和读书很像,都需要静下心来慢慢琢磨。"
窗边的矮桌前围着五六个人,正在传看一块老茶饼。有个女生轻轻刮着茶饼边缘:"这是我爷爷收藏的,带来给大家尝尝。"她小心地把茶叶拨进紫砂壶,"老一辈人说茶是有记忆的,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围坐品茶,多年后回想起来,还能记得今天的茶香。"
我发现来这里的学生各有各的故事。学计算机的阿杰说,每次调试代码遇到瓶颈就会来坐坐;文学院的媛媛则喜欢边喝茶边写诗。那个总穿着汉服的姑娘最近在学茶艺,她泡茶时专注的神情,让人想起古画里的仕女。
茶室主人是毕业不久的学长,他把祖传的老房子改造成了这个空间。"看到学弟学妹们这么喜欢,我觉得特别欣慰。"他翻着厚厚的留言本,"有人在这里找到了创业伙伴,有人遇到了知心朋友,更多人是暂时放下课业压力,享受片刻宁静。"
暮色渐浓时,茶室里点起了暖黄的灯。新一壶茶正冒着热气,几个学生商量着下周末要去茶山参观。我看着他们被茶水润泽的笑脸,忽然明白了"学生约茶叁小时百元"的真正含义——这不止是一场茶会,更是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寻找诗意栖居的尝试。
走出茶室时,晚风里还飘着茶香。我想起小林刚才说的话:"其实我们不是在消费,而是在投资一段让自己慢下来的时光。"这话说得真对,在这个连呼吸都要计时的年纪,能有叁小时专心品茶聊天,确实是件奢侈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