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那里有站小巷,昌都那条有站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3 22:37:25 来源:原创内容

昌都那条有站的小巷

朋友,你要是到了昌都,跟当地老居民打听“昌都那里有站小巷”,他们准会露出会心一笑,抬手给你指个方向。这条巷子不长,夹在两排颇有年头的藏式老楼中间,地上铺的还是那种表面磨得发亮的青石板。巷子窄得很,两个人并排走都有些勉强,阳光只在中午那一小会儿能完全照进来。

为啥叫“有站”呢?我头一回听说时也纳闷。后来才弄明白,巷子深处,紧挨着墙根,立着个老旧的公交站牌。说它是站牌都有些抬举了,就是一根铁杆子顶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皮,上面的字迹都快被风雨磨平了。公交车其实极少会真开进这窄巷里来,但这个站牌就那么固执地立着,成了这条巷子最显眼,也最奇怪的标志。大家说起碰头的地方,不提别的,就认准了这个站,久而久之,“昌都那里有站小巷”就成了它独一份的名字。

巷子里的日子是慢悠悠的。清晨,总能闻到哪家飘出的酥油茶香,混着点燃的柏枝的淡淡烟气。几个早起的老阿爸会坐在站牌旁的矮凳上,也不多说话,就那么安静地晒着太阳,看着光影在石板路上一点点移动。偶尔有摩托车小心翼翼地从巷口鸣笛穿过,打破了宁静,但很快,一切又会恢复原样。

我特别喜欢在午后去那儿逛逛。有一次,正巧碰到一位看守小卖部的阿姨在站牌下收拾东西。我好奇地问她,这车都不来,留着这站牌有啥用。她直起腰,用手捶了捶后背,笑着说:“你说这个呀?立了可有年头喽。以前路没修宽的时候,车还真在这儿停靠呢。后来路通了,车改道了,可这牌子没人来拆。我们也都习惯了,没了它,反而觉得巷子少了点什么似的。”她指了指站牌下方被磨得异常光滑的石板,“你看这儿,等过车的人,一代一代,都把这儿踩出坑来啦。”

她这话,让我愣了一会儿。我再低头看那站牌,感觉立刻就不同了。它不再是一个废弃的物件,更像是一个沉默的见证者。它见证过多少人的等待呢?或许是急着出门的年轻人,或许是买完菜准备回家的主妇,又或许是那些曾经在此分别,又或是终于重逢的人们。那些期盼、焦灼、喜悦与不舍的情绪,仿佛都无声地渗进了这铁锈和石板里。

如今,这个站台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功能,但它却成了整条巷子的魂儿。它像一个地标,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对于住在昌都那条有站的小巷里的人们来说,它就像一位不言不语的老邻居,天天见着,平常得很,可一旦想象它某天不在了,心里立刻就会空落落的。它承载的,不再是公交车的班次,而是一段段具体而微的生活记忆,是这条巷子独有的呼吸与脉搏。

所以啊,你若有机会去昌都,不妨去找找这条“昌都那里有站小巷”。别急着走马观花,就在那站牌底下站一会儿,用手摸摸那冰凉的铁杆,看看脚下光滑的石板。你或许也能感觉到,那逝去的时间里,藏着的温暖烟火气。这条巷子和它的站,就这么静静地待在城市的角落里,诉说着属于自己的,平凡而又悠长的故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