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启东学生六百元随时服务
一个电话,人就到了
前两天,我在小区的布告栏上看到一张手写的小广告,上面就印着这行字:“启东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说实在的,第一眼看到,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年头,六百块钱能干嘛?吃顿饭?还是买件衣服?居然还能“随叫随到”?这服务范围也太广了点,具体是干啥的也没写清楚,真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琢磨着,这会不会是那种帮忙跑腿的活儿?你看啊,现在大家生活节奏都快,有时候忙起来,真是脚不沾地。家里灯泡坏了没空换,想给朋友送个礼物没时间挑,甚至想吃口马路对面那家老字号的生煎包,都懒得下楼排队。要是有个人,真的能一个电话就过来帮你把这些琐事给办了,好像……这六百块钱花得也挺值?
后来我找了个机会,跟贴广告的小同学聊了聊。他是个挺精神的小伙子,在启东上大学。他说,这个“启东学生六百元随时服务”的点子,是他们几个同学一起想出来的。没什么复杂的,就是利用课余时间,帮街坊邻居处理各种“小麻烦”。他给我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帮忙辅导小学生作业、代购生活用品、甚至帮忙搬运不太沉重的家具。说白了,就是卖一份时间和力气,解决别人的即时需求。
我问他,那这六百块钱是怎么个算法?是按次?还是包月?他笑着说,目前主要是按次收费,一次服务,无论时间长短,只要是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就收六百块。这个定价,他们也是考虑过的。太低了,对不起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高了,又怕没人愿意尝试。六百块,算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为“便利”和“时间”买单的价格。
这让我想起以前的老街坊,邻里之间互相帮个忙,那是人情味,不谈钱。但现在呢,大家都住在高楼里,关上门谁也不认识谁。这种纯粹的人情往来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这种清晰明了的服务关系。我需要帮助,你提供劳力,我们按约定付费,简单干脆。你说这是人情淡薄了吗?我倒觉得,这是一种新的社区连接方式。通过这种“启东学生600块钱随叫随到”的服务,陌生的邻居之间,反而有了接触和交流的理由。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不放心。让一个陌生学生进门,安全吗?事情能办得好吗?这种担忧完全可以理解。小伙子也提到了这点,他们说,每次上门服务,至少会是两个人结伴,而且主要接的是在公共区域或者有第叁方在场的活儿。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信誉,因为只有把事情办妥帖了,才会有下一次的“随叫随到”。
想想看,如果你正为了一件急事焦头烂额,突然有个可靠的人能站出来帮你一把,那种雪中送炭的感觉,恐怕远远超过了六百块本身的价值。这种“启东学生六百元随时服务”,卖的其实不单单是劳力,更是一份“安心”和“及时雨”般的解决方案。它似乎在告诉我们,在这个越来越讲究效率的社会里,人的时间和便利,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且也正在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我不知道这种模式能走多远,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或者服务内容变得更丰富。但至少在眼下,它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小石子,激起了一圈小小的涟漪。它让我们看到,年轻一代用他们的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之外,寻找着与社会的连接点,也为我们枯燥的日常,提供了一种新的、有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