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品茶工作室体验分享,淮安品茶工作室感受记录
周末闲着没事,翻手机时突然想起朋友提过淮安的品茶工作室,干脆约上老友去坐坐。说实话,以前总觉得这类地方带着点商务气息,没想到这次完全颠覆了我的印象。
工作室藏在老城区梧桐树掩映的巷子里,木门虚掩着,轻轻一推,风铃叮当作响。穿棉麻裙的茶艺师笑着迎上来,没急着引座,反而先带我们看墙边的茶罐架。“这是昨天刚到的凤凰单丛,那位客人特意留了半斤说下周再来。”她说话时眼角弯弯的,像在分享邻居家的趣事。
茶香里的慢时光
温杯烫盏的水汽袅袅升起时,整个人不自觉地松弛下来。茶艺师不搞那些花哨动作,注水时手腕轻转,水流稳稳落在盖碗边缘。“让茶叶先伸个懒腰。”她说着把第一泡茶汤淋在茶宠上,那隻紫砂金蟾渐渐泛起深色。
第二泡的茶汤澄澈清亮,入口瞬间我愣了愣——和平时办公室泡的茶完全是两个概念。舌尖能分辨出兰花香后藏着蜜甜,咽下去后喉间还留着清凉感。朋友撞撞我胳膊:“怎么样?是不是比咖啡有意思?”
我们聊着最近看的剧,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窗外自行车铃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时间好像被拉成了透明的糖丝。第叁泡时茶艺师往壶里加了片陈皮,茶汤顿时多了层次,像在味蕾上弹奏的变奏曲。
遇见懂茶的人
可能是看出我们对茶叶感兴趣,店主过来坐在茶桌对面。这个戴圆眼镜的中年人没聊价格产地,反而说起他收茶时遇见的趣事。“有次在茶农家,看他家灶台上摆着文革时期的搪瓷缸,里面养的薄荷都窜到屋顶了。”
他捻起根茶叶让我们看:“好茶叶像会呼吸,你仔细听。”当然听不见声音,但看着他专注的神情,突然理解什么叫“茶如人生”。后来尝的那款十五年老白茶,带着药香的口感让人想起外婆的药材柜,温暖又踏实。
准备离开时已是黄昏,茶艺师往我们包里塞了小袋茶样。“下次傍晚来,我给你们泡月光白。”她站在门口挥手,身后满墙的茶罐像列队的士兵。
回家的公交车上,齿间还留着茶香。朋友靠着车窗说:“原来淮安品茶工作室可以这么舒服。”我点点头,看着窗外掠过的霓虹,突然觉得这个城市藏着太多被忽略的美好。或许下个周末,该带那本买了半年还没翻开的书再去坐坐。